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宣传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非物质文化方面的专业人员,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在赤峰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蒙古族群众生活中使用的金属器皿、饮食器具、狩猎用具及服饰等。看得见文物的背后是看不见的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如展示的布鲁是蒙古族特有的锤击和抛击猎物的器具,是蒙古族的狩猎工具,布鲁柄一般用榆木或山榆木等硬木制作。布鲁的锤击力很强,可击打或投掷狼、狐狸、黄羊、野兔等动物。近代以后,为保护自然环境,狩猎活动已被禁止,布鲁逐渐成为健身娱乐的器具。在内蒙古草原那达慕大会活动中就有投掷布鲁的比赛,分投准和投远两种比赛项目。讲解员在为观众讲解时,更多的是对蒙古族传统技艺的介绍,让外地观众对蒙古族的手工技艺有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这其中就蕴含了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赤峰博物馆所展示的一件蒙古族姑娘出嫁时穿的嫁衣,特别受观众喜爱。蒙古族姑娘从小学习刺绣,为自己准备嫁衣。这件嫁衣融入了满、蒙与汉民族的一些文化元素,如旗袍的样式是满族文化,牡丹图案是汉族喜爱的吉祥图案,而整件嫁衣的刺绣是蒙古族特有的绣法。蒙古族刺绣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被称之为“指尖上的艺术”。特别是蒙古族传统刺绣多使用彩色丝线、棉线、羊毛线和驼绒线等绣制,根据衣饰或物件不同而进行搭配。绣制时,先在刺绣的布料上画好样子,然后根据图案刺绣。蒙古族刺绣图案大多来自草原上的花草、鸟兽、蝴蝶、虫鱼、犄角纹,充满自然气息,每种图案都含有美好的寓意,或寓富贵,或表生命繁衍。例如,变化多样的盘长纹与卷草纹等吉祥图案相结合,象征吉祥、团结与祝福,绣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兼具蒙古族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认同感。蒙古族的刺绣艺术以凝重质朴取胜,其大面料的贴花方法、粗犷匀称的针法、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