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区: | 韩国 | 信息来源: | 企业专利观察公众号 |
---|---|---|---|
起诉方: | 日本半导体能源实验室 (SEL) | 被诉方: | 小米公司(韩国公司及销售商) |
法院名称: | 韩国贸易委员会(行政机关) | 结束时间: | 2016- |
性质: | 专利权及相关权利 | 类型: | 行政诉讼 |
简述: | 据韩国媒体透露,2023年9月27日,SEL向KTC对小米在韩国生产和销售的一款型号智能手机提出专利侵权主张,涉案专利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 根据韩国媒体披露的涉案专利来看,两件专利主要涉及“参数专利”,因此在侵权认定上本身就存在一定困难。 KTC于2024年1月8日开始立案调查,历时10多个月,KTC对此召开过技术说明会,分析了小米智能手机样品的成分。最终在2024年11月21日在举行的KTC第454次会议上作出这一决定,KTC认为,两项专利中的一项有明确的无效理由,因为根据已知的在先发明,该专利缺乏创造性。而另一项专利也因说明书描述不充分、具体含义不明确而被判定无效。 至此,小米智能手机在韩国的销售将不受影响。 |
||
结果: | KTC对日本半导体能源实验室 (SEL) 针对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韩国公司及销售商提起的智能手机“二次电池”专利侵权案作出裁决,认为SEL主张的两件专利无效,因此不属于不公平贸易行为。 |
免责声明:所有案例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