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2019年,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缴获商品超过2.75万次,估算价值为15亿美元,包括药品、个人护理产品、汽车用品、航空航天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体育用品、服装、鞋类手表和配件等。美国共有328个入境口岸(包括陆海空),市场地域范围较广,并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可以作为监控侵权和假冒产品的全面的解决方案。
不过,在美国注册或登记的商标和版权所有人可以使用一种有效的执法工具来阻止越来越多的侵权和假冒商品进入美国——在CBP对其权利进行备案。CBP在最近将备案资格临时延长了6个月,以适用于待决的版权登记。备案所需的资金是非常少,备案过程也很简单,但获得的知识产权执法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商标在CBP备案的费用为每类商品190美元(有效期为10年),而连续续展为每个商标每个类别80美元。美国版权登记的备案(和续展)费用是相同的(有效期为20年),每年的费用不高,企业可获得训练有素的CBP官员提供的执法帮助,他们将会积极寻找在美国及其海外属地(包括波多黎各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侵犯企业商标和版权的行为。
为了完成备案申请,CBP要求提供登记证书的副本、商标(或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图像、授权被许可人的姓名以及生产或制造正品(作品)的国家或地区。一旦知识产权权利备案后,CBP负责人员将访问相关数据库并根据权利持有人在CBP的备案检查可疑的侵权商品信息。如果CBP官员在检查一批商品时认为其中包含可疑的侵权或假冒产品,该批商品将被扣留,CBP将快速联系品牌所有人或权利持有人以验证产品的真实性。同时,进口商也会收到通知,并可以在7个工作日内对扣留提出异议。如果品牌所有人或权利持有人认为商品是假冒的,只要能够提供可能的理由,CBP就有权在进口后随时扣留商品。
完成备案后,品牌所有人还可以向CBP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以协助检查即将到达美国的商品。品牌所有人可以上传产品识别指南和正品的图像(仅CBP可访问)。根据《美国商业秘密保护法》,CBP人员被禁止披露此类专有信息。此外,企业所有人或权利持有人也有机会向CBP人员进行产品识别培训(在线或亲自培训皆可)。
CBP备案程序目前尚未扩展至美国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到目前为止,外观设计权利持有人阻止侵权和假冒进口产品进入美国的唯一途径是根据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要求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调查,以寻求禁止进口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于2019年底推出了《仿冒商品扣押法案(Counterfeit Goods Seizure Act)》,不过目前尚未出台。如果该法案通过,企业将能够通过更快速、更经济、更有效的途径来行使其外观设计权利。(编译自www.ipwatchdog.com)
翻译:王丹 校对:罗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