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和汤姆.科顿(Tom Cotton)于近期提出了《2025年恢复排他性专利权以实现工程、科学和技术机会法案》(《RESTORE专利权法案》),该法案将恢复专利所有人的权利,即法院在认定专利侵权后将发布禁令的可反驳推定权利。众议员纳撒尼尔.莫兰(Nathaniel Moran)和玛德琳.迪恩(Madeleine Dean)也提出了一项众议院配套法案。

《RESTORE专利权法案》只有一句话。它建议修改《专利法》第283条,以增加以下内容:

“(b)可反驳的推定——如果在本标题下的案件中,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专利所保护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则专利权所有人有权获得可反驳的推定,即法院应就该侵权行为授予永久禁令。”

该法案于2024年7月由库恩斯和科顿首次提出,参议院知识产权分委员会于12月举行了一次听证会,支持和反对该法案的证人均出席了这次听证会。一些人认为,该法案的措辞将撤销最高法院2006年的易趣(eBay)诉MercExchange案(“易趣案”)的裁决,使专利诉讼回到易趣案之前的时代,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该法案不足以抵消该裁决造成的危害。

还有一些人,包括12月听证会上的两名证人,认为易趣案对专利制度来说是一个净正面(net positive)因素,禁令救济仍然随时可用,没有必要进行《RESTORE专利权法案》所建议的改变。

然而,近日,一份宣布将该法案提交至第119届国会的新闻稿中引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表明,自易趣案裁决以来,“使用其专利技术制造产品的公司在专利案件中申请永久禁令的请求减少了65%;向这些公司授予的永久禁令数量下降幅度更大。针对大学和研究诊所等许可专利所有人的申请量和授权量进一步下降:申请量下降了85%,授权量下降了90%。

前任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局长安德烈.扬库(Andrei Iancu)和戴维.卡波斯(David Kappos)等知识产权专家,主要知识产权组织的执行董事以及其他知名知识产权界人士在公告中发表了意见。扬库表示:“《RESTORE专利权法案》将为发明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保证,以推动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获得领先地位。”

创新联盟执行董事莱恩.庞珀(Brian Pomper)补充到:“通过对法律进行简单的一句话的澄清,《RESTORE专利权法案》将使专利法恢复平衡,并允许小型发明人在法院裁定大科技公司窃取他们的发明后与大科技公司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根据该法案的文本,这一变化只是将证明没有理由颁发禁令的责任转移给了侵权者。例如,如果侵权者能够证明禁令会损害公众的利益,那么禁令则不会颁发。

一份篇幅只有一页的解释性说明指出:“缺乏禁令也使诉讼费用更高、耗时更长,给当事方和法院带来更沉重的负担。侵权者没有动力去做正确的事情——停止侵权或获得许可——如果他们输掉官司可能面临的最坏结果是他们原本必须支付的专利使用费。”

美国原则中心(CAP)的政策研究员帕特里克.基尔布莱德(Patrick Kilbride)在一份声明中说,该法案“澄清了,当专利发明在未经专利所有人授权的情况下被商业化时,权利所有人有权获得法院禁令来停止损害的发生”

《RESTORE专利权法案》并不是去年年底被纳入考虑的法案之一。《专利资格恢复法案》(PERA)、《促进和尊重具有经济活力的美国创新领导力法案》(“《PREVAIL法案》”)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发明人多样性法案》(“《IDEA法案》”)都被纳入审定议程,后两者最终被提交参议院。

PERA将消除美国专利资格法的所有司法规定的例外情况,该法案已于2024年11月被撤回审议,其发起人参议员汤姆.提利斯(Thom Tillis)暗示,一些势力“可能试图破坏PERA或《PREVAIL法案》的进展”。提利斯还表示,尽管作出了这些努力,但“该法案还是会进入审定流程,所以那些试图阻挠法案的人需要在其被提交到谈判桌上之前先坐到谈判桌前来。”(编译自www.ipwatchdog.com)

翻译:王丹 校对:吴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