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2019年4月底,一部全新的《商业秘密法》在德国正式生效。这部法案对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将会受到何种民事以及刑事处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据悉,德国出台该法案也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第2016/943号欧盟指令》中的相关规定。

  新法案将会为商业秘密提供更加充分的保护

  为了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这部法案新增了很多涉及商业间谍以及商业秘密盗窃行为的条款。而且,人们在未来似乎还能够依照这部法案来为某些人工智能算法或者创新工艺流程提供保护。要知道,由于专利申请人无法根据现有的保护机制来阻止他人抄袭自己申请中的算法,因此很多人会在申请过程中有意不公开这些算法。而在新的法案出台之后,这些申请人就将可以以商业秘密的形式来保护这些算法了。此外,新的法案也首次对企业内部的举报制度做出了规定。如此一来,员工在报告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时将不必再担心会遭到打击报复。

  商业秘密得到保护的前提

  商业秘密能够得到全面保护的前提之一便是企业已经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来保护这些机密信息不会对外泄露。然而,不幸的是,新的法案并没有列举出所谓“适当措施”的具体例子,因此这就需要立法机构在未来再做出进一步的说明。此外,一旦企业泄露了自家的商业秘密,那么这些信息就会失去其保密的性质,而上述企业也就无法再按照《商业秘密法》中的规定来保护这些信息了。

  如何保护好商业秘密

  一般来讲,针对不同的信息,企业所采取的保密措施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应该对自己所拥有的所有此类信息进行分类,以便在未来为这些宝贵的资产提供全面的保护。通常,企业能够采取的保密措施包括:运用某些技术保障措施(例如信息技术安全系统);在物理层面上建立起信息访问屏障;对有关各方之间的联系通信进行加密;在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加入保密条款;与业务合作伙伴签订保密协议。

  实际情况

  在新法案生效之后,很多企业似乎都没有对其先前所使用的保密协议以及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进行修订。因此,希望这些企业能够充分意识到商业秘密的重要性。试想一下,如果某一位员工先是擅自将企业的商业秘密发送到了自己的电子邮箱(或者是复印了某些机密文件),然后再将上述信息对外公布出去的话,那么这个行为将会让上述企业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是经受不住这种打击的。

  要知道,即使是在法院的庭审过程中,商业秘密的所有人也很难证明自己遭受了多少实际损失。此外,当前的法律也没有厘清那些需要得到充分保护的商业秘密与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经验自由使用的知识之间的界限。换言之,在法律层面上,这仍是一个灰色地带,或者说是需要有人站出来就此做出进一步的说明。当然,也有很多企业的员工并不知道自己需要先获得授权才能访问或者使用企业的商业秘密信息。因此,建议企业可以定期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以提高这些员工的保密意识。

  结论

  坦白讲,随着新法案的出台,企业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才能为自己的商业秘密提供保护。不过,即便如此,与此前相比新法案还是为商业秘密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保护。现如今,商业秘密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成果的重要基石。因此,如果企业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效率的话,那么其就应该认真了解一下这部法案。(编译自www.mondaq.com)

  翻译:刘鹏 校对:李艳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