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一次性口罩、手套和用于运送的包装材料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急剧增加。据估计,韩国人平均每天使用2.3个口罩,每天生产的口罩达2000万个,即每年超过73亿个。由于塑料垃圾给环境和健康造成的威胁,人们对它的担忧正在加深。解决塑料垃圾问题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使用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它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比传统塑料快得多。

由于新冠疫情的长期存在,塑料垃圾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技术开发正在逐步解决该问题。未来可降解塑料市场有望快速增长,相关行业的利润也有望增加。根据市场研究公司360i Research的数据,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51亿美元(约56814亿韩元)增长到2025年的89亿美元(约99146亿韩元),增加近1倍。

根据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的数据,过去5年(2016-2020年)间,可生物降解塑料相关专利申请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从2016的97件增加至2020年的190件,5年内几乎翻了1番。

从申请人的国籍来看,韩国申请人所提交的专利申请量在过去5年(2016-2020年)中稳步增加,从2016年的78件增加至2020年的158件。另一方面,外国申请人提交专利申请的数量在反复波动。特别是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外国人的申请呈下降趋势,而韩国人的申请则稳步增加,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2016-2020年间申请人的类型来看,企业所提交的申请占申请总量的68%,个人(14%)和大学(12%)所占比例相近,研究机构占5%。

同时,个人申请的比例从2019年的11.7%上升到2020年的18.9%,这似乎反映了发明人对解决一次性塑料垃圾问题的研究兴趣不断增加,并在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出现激增。

提交申请数量最多的申请人依次为LG化学(24件)、三养社(15件)、韩国化学技术研究院(14件)、乐天化学(14件)、Kingpa(킹파)科技(12件)、巴斯夫公司(9件),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在努力确保其专利权。

从最近4年(2016-2019年)主要申请人使用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原料来看,酯类为47件,占申请总量的60.3%;碳酸酯类16件,占20.5%;混合材料5件,占6.4%;其他材料10件,占12.8%。酯类材料占到一半以上。

从不同国籍的申请人在其申请专利的技术中使用酯类材料的比例来看,韩国人占51.7%,外国人占88.9%,说明国外公司的技术开发更多集中在酯类材料上。

韩国国内使用酯类材料的申请所占比例也在逐渐增加——2016年为31.3%,2017年为53.8%,2018年为40.0%,2019年为71.4%。

KIPO聚合物纤维审查部门的审查员金钟奎(김종규)说道:“由于最近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塑料垃圾迅速增加,以及世界各地对使用一次性塑料更严格的规定,预计对环保塑料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继续研发并确保专利权非常重要。”(编译自www.kipo.go.kr)

翻译:程昱 校对:罗先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