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日,美国编剧协会(WGA)与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达成了一项为期3年的临时协议,以解决在编剧与AMPTP发生劳资纠纷后发生的罢工问题。该协议于2023年9月27日达成,而在此之前,编剧们已经进行了长达148天的罢工,这是该组织历史上持续时间第二长的罢工。据《今日美国》报道,WGA领导委员会已经解除了禁止编剧重返工作岗位的限制令,其成员将在10月2日至10月9日之间进行投票以正式批准该协议。在这个一度被认为是科幻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编剧和制片人之间的一个主要争议点是在编剧过程中的人工智能使用问题。

人工智能是指模拟人类智能和认知功能(如解决问题和学习)的系统或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内容,例如文本、图像和音频,这也是这一“编剧罢工”事件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就版权法如何适用于人工智能生成的脚本和其他创意作品,迄今为止关于这一主题的最重要的判例法,以及版权法与人工智能生成的创意作品之间的对话将会如何发展进行重点探讨。

矛盾的发生与发展

美国《版权法》是以《宪法》第1条第8款为基础的,该条款通过“确保作者和发明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其各自的作品和发现享有专有权”,促进科学和实用技术的发展。《版权法》的具体内容目前体现在美国法典第17编,即《1976年版权法》(1978年1月1日生效)。《版权法》第102条A款中详细介绍了哪些内容有资格获得版权保护。作品必须:(1)是原创作品;(2)固定在有形的表达媒介中。此外,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

围绕使用新兴技术是否会导致作者身份产生的争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1884年,最高法院在Burrow-Giles Lithographic Co.(Burrow-Giles公司)诉Napoleon Sarony(萨罗尼)一案(“Burrow-Giles案”)提出了一个与版权律师所讨论的主题类似的问题。一位名叫拿破仑.萨罗尼(Napoleon Sarony)的摄影师拍摄了一张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照片,照片名为《奥斯卡.王尔德18号》。Burrow-Giles公司在未经萨罗尼许可的情况下复制了这张照片,这位摄影师认为其行为违反了版权法,于是对其提起诉讼。考虑到摄影是一种新的媒介,自然存在一个问题,即它是否符合作者身份的传统定义。在这种情况下,该案件的裁决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即萨罗尼所做的不仅仅是按下相机上的按钮。恰恰相反,萨罗尼的作品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是他“原创的思想观念”的结果。他将王尔德展现在镜头前,挑选并安排他的服装和配饰,还对灯光进行了调整以创造出他想要的结果。由于萨罗尼参与创作了这张照片,法院最终认定《奥斯卡.王尔德18号》是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应该受到宪法保护。

近年来,法院发现,除了必须是原创作品外,作品还必须有人类作者身份才有资格获得版权保护。在Naruto诉Slat一案(“Naruto案”)中,一位名叫大卫.斯莱特(David Slater)的摄影师安放了一台无人看管的照相机,而一只名为Naruto的猴子用它拍下了一系列自己的照片。这些照片在网上被疯传,其中一张照片被称为《猴子的自拍》。善待动物组织(PETA)是该案的当事一方,它认为根据《版权法》规定的作者的身份足够广泛,可以将猴子视为照片的作者。然而,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认为,《版权法》中的语言,如“子女”、“孙辈”、“婚生”、“寡妇”和“鳏夫”等,都暗示了人类身份,这必然不包括动物。因此,根据《版权法》,Naruto不具备诉讼资格,该案件被驳回。

《美国版权局实践汇编》(Compendium of U.S. Copyright Office Practices)第306条也反映了同样的理解。该手册是由美国版权局编制,主要供该机构的工作人员使用,作为注册、交存和注册等政策和程序的一般指南。美国版权局只会对人类创作的原创作品进行注册。该手册明确拒绝注册由自然、动物、植物和神灵或超自然生物创作的作品。此外,该机构不会注册由机器或纯粹的机械过程制作的作品,这些机器或纯粹的机械过程是在没有任何人类作者的创造性输入或干预的情况下随机或自动运行的。

2023年3月,美国版权局发布了新的注册指南:申请人必须披露提交注册的作品中包含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是否授予版权取决于作品是否是人类作者使用技术作为辅助工具(类似于萨罗尼在Burrow-Giles案中使用相机)创作的,或者作品的表达是否是由机器生成的。只有前者才有资格获得版权保护。

2023年8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裁定,没有人类参与生成的内容不符合版权保护的条件,涉及的案件是史蒂文.泰勒(Steven Thaler)诉希拉.珀尔马特(Shira Perlmutter)一案(“泰勒案”)。原告泰勒拥有一个名为“创意机器”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该系统生成了一件名为《通往天堂的最新入口(A Recent Entrance to Paradise)》的艺术品。泰勒对版权局关于人类作者身份的要求提出了质疑,认为如果人工智能在其他方面符合作者身份的标准,则应承认其为作者,版权所有权归属于人工智能的所有者。虽然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承认版权是为了适应时代而设计的,但人类的创造力是版权所有的基本要求。法院援引了“Burrow-Giles案”,重申了照片《奥斯卡.王尔德18号》之所以被授予版权保护是因为萨罗尼“构思和设计了图像,然后使用相机拍摄了图像”,而萨罗尼对照片的精心策划足以获得版权所有权所需的作者身份。由于“创意机器”对《通往天堂的最新入口》承担了全部责任,泰勒的主张与“Burrow-Giles案”开创的先例是互斥的。这一先例——作者身份是人类创造的代名词——即使在该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版权法中也始终保持一致。因此,泰勒没有资格获得作品的版权所有权。

“Burrow-Giles案”,“Naruto案”和“泰勒案”说明,在版权注册方面,还没有允许仅由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获得作者身份的法律先例。正如本文所讨论的,人类作者身份是版权保护的必要条件。自十九世纪以来,版权法一直在努力解决作者身份的构成问题,最近的“作家罢工”事件正是新兴技术使这个问题复杂化的最新例证。视频游戏和互联网文化撰稿人威尔.贝丁菲尔德(Will Bedingfield)在为《连线》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正在迅速蚕食编剧的生计——它可以在美国学业能力倾向测验(SAT)阅读考试中取得93分的好成绩,并且已经可以创作故事和诗歌了。这次罢工很大程度上是WGA试图在这项技术变得更强大之前抢占先机。

好莱坞的人工智能

正如美国媒体《The Ringer》所描述的那样,WGA和AMPTP对如何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持相反的观点。在达成协议之前,WGA愿意允许编剧使用人工智能,但对使用该技术影响编剧收益的情况给出了底线。此外,WGA的领导层希望在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设置以下界限:人工智能不能编写或改编文学材料,人工智能不能被视为“原始素材”,根据WGA合同撰写的脚本不能用于训练人工智能(这一过程通常指“用程序从网上下载”)。AMPTP最初拒绝了这些限制,转而召开年度会议来讨论该技术的进步。

在互联网新闻媒体《Mashable》上的一篇文章中,文化和娱乐作家萨姆.海索姆(Sam Haysom)详细介绍了WGA的担忧,即制片厂会将人工智能作为剧本创作的起点,然后低薪聘用编剧来对材料进行简单的改编。对于编剧来说,改编剧本并不如向制片厂提供原稿那样有丰厚的报酬。因此,WGA担心该技术将被用来避免向编剧支付他们根据WGA的准则应得的报酬。在编剧改编人工智能生成的剧本的情况下,制片厂满足了版权保护所要求的人类作者的身份,但同时限制了作者对作品的知识产权。

据《好莱坞报道》报道,在WGA和AMPTP之间达成的初步协议中,WGA确保了人工智能不会创作或改编原创素材或被用作编剧改编的“起点”。如果编剧所在的公司允许,那么他们可以使用该技术。但是,雇主不能要求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还必须披露他们是否在写作过程中向编剧提供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材料。此外,WGA还保留了主张使用编剧的素材来训练人工智能的行为将被其协议或其他法律禁止的权利。这份临时协议旨在防止电视编剧工作中发生最坏的情况,即制片人可能会要求编剧编辑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剧本,而编剧将无法从自己的作品中获利。

无论行业是否欢迎,未来离不开人工智能

这一问题的及时出现凸显了整个创意产业的版权所有权与作者身份之间的关系。考虑到这一点,人工智能对创意产业的未来会有何影响?

随着新协议的批准,一场涉及喜剧演员兼女演员莎拉.西尔弗曼(Sarah Silverman)诉讼被人们所关注。西尔弗曼起诉人工智能平台OpenAI和Meta,声称这两个平台的公司都在没有征得她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她2010年的自传来训练他们的系统。这两个平台目前都使用现有作品来进行语言学习。西尔弗曼认为,未能获得她的允许违反了知识产权法。在文化媒体《Vulture》的一篇文章中,西尔弗曼法律团队的一名成员表示,人工智能系统“完全是建立在人类创作者的作品的基础之上”并“受训练材料,试图模仿人类创作者的作品的”。因此,人工智能可以表现出人类的聪明才智,同时又能够避开原创作品创作者的功劳。虽然西尔弗曼的团队提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案例,但有些人预计这会是又一场艰苦的战斗:2016年,最高法院驳回了一项关于谷歌图书的对文本进行总结并向用户提供摘录违反版权法的主张,作出了有利于谷歌图书的裁决。

事实上,主要的行业参与者都没有表现出放弃人工智能的迹象。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报道,在编剧罢工期间,奈飞公司正在建立其人工智能部门。一份薪资高达90万美元的人工智能工作提供了帮助流媒体服务“创造精彩内容”的机会,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根据金融媒体《TheStreet.com》上的一篇文章,奈飞公司后来调整了关于该职位的描述中的措辞,以反映该技术在“推动创新,从为会员提供个性化服务到优化我们的支付流程和其他以提高收入为中心的举措”方面的使用。同一篇文章还讨论了迪士尼如何招聘高级机器学习工程师,以负责“为Disney+、Star+和ESPN+创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关于制片厂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指南或将在未来几年塑造电影和电视写作的格局。电影和电视行业目前正处于法律不明确和新兴技术发展状态交叉的十字路口,这些问题将如何得以解决将是值得人们未来进一步关注的。(编译自www.lexology.com)

翻译:王丹 校对:罗先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