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人工智能是科技和创新圈的最新流行语。然而,对人工智能使用方式的错误表述会让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或商业战略的细节和起源产生混淆,并对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造成负面影响。

2025年1月16日和17日,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合作,在班加罗尔举行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准备情况评估方法(RAM)的利益相关方磋商会,这是五部分流程中的第二部分。人工智能RAM框架是一种诊断工具,用于评估一个国家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监管能力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情况,并提供建议以使人工智能治理与UNESCO《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全球建议(Global Recommendation on the Ethics of AI)》中概述的伦理原则保持一致。磋商的目的是编制一份针对印度的人工智能政策报告,以确定该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机遇和挑战,并为合乎伦理的使用提供可行的建议。

在“人工智能清洗(AI washing)”日益盛行的背景下,这一进展尤其值得注意。人工智能清洗是指夸大或歪曲人工智能在产品、服务或商业战略中应用的做法。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只是无伤大雅的夸夸其谈,但这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严重失望和品牌声誉受损。

什么是人工智能清洗?

亚马逊的“Just Walk Out”技术旨在改变购物体验,允许顾客在店内挑选商品,离开时无需排队付款。这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利用传感器来确定每位顾客选择的商品,并提供数字收据。然而,2024年4月曾有报道称,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设计是人工验证程序——由印度的工人审查交易——这表明该系统的人工智能能力并不像最初看起来那么先进。亚马逊声称,这些工人只是在审查系统——这与其他高度重视准确性的人工智能系统并无不同,人工审查员在这些系统中很常见。

这一示例凸显了人工智能清洗的日益盛行,这是一种旨在利用人工智能炒作的营销手段,往往没有对此类技术进行实质性或真正的整合。这个词与“洗绿”(green washing)相呼应,即一些公司夸大其环保性,以吸引具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

关于人工智能清洗还有很多常见的示例,如:

将自动化错误地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自动化工具(例如,简单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或传统算法)通常以人工智能的形式进行销售。虽然自动化可以提高效率,但它不符合人工智能的标准,因为后者涉及学习、适应或解决问题;

肤浅的人工智能声明——某公司可能声称使用了人工智能,但没有展示它如何为其产品提供支持,例如,使用预先确定的响应编程的基本聊天机器人可能会被宣传为由人工智能驱动,即使它缺乏机器学习或自然语言理解功能;

过度承诺结果——一些公司可能会夸大其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实现的目标,承诺不切实际的准确性、智能化或可扩展性;

使用流行语——“人工智能驱动”、“由机器学习提供支持”或“深度学习技术”等短语经常被用作营销工具,即使在尚未实施此类技术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缺乏统一的人工智能定义是问题的一部分,缺乏应对误导性声明的监管措施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对消费者的影响

与此同时,消费者最终可能会为那些无法达到预期和运营目标的技术和服务支付过高的费用。例如,电视机或冰箱等产品常常被标榜着由人工智能提供支持,但实际上使用的往往是预先确定的响应程序,而不是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清洗还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那些在真正的技术解决方案上投入大量资金的公司可能难以与那些虚假宣传的公司竞争。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例如对人工智能能力的夸大宣传会导致过度依赖未经测试的系统来完成医疗保健诊断或法律决策等关键任务。

夸大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根据总部位于芬兰和英国的新兴科技公司投资基金OpenOcean的数据,在2022年只有10%的初创科技公司在其营销推介中提到了人工智能,但202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5%以上,预计2024年将上升到33.3%。

印度的人工智能清洗

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24年的一份报告将印度评为使用人工智能的领先国家之一。报告指出,30%的印度公司正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全球公司中这一比例仅为26%。

Krutrim AI由Ola公司创始人巴维什.阿加瓦尔(Bhavish Aggarwal)的初创公司于2024年推出,被宣传为ChatGPT在印度本土的竞争对手。它为用户提供了孟加拉语、英语、古吉拉特语、印地语、卡纳达语、马拉地语、泰米尔语,甚至混合了印地语和英语的印地英语(Hinglish)等多种辅助语言。然而,据报道,在该聊天机器人声称自己是“由OpenAI创建”之后,用户开始质疑KrutrimAI是否只是ChatGPT的更名版本。

准确性和归属问题也引起了关注。这家初创公司解释称,这些问题源于“在大语言模型微调过程中使用的一个开源数据集的数据泄漏问题”,而且其技术正在完善过程中,但这可能无法消除所有的疑虑。

监管问题

在印度,广告是在印度广告标准委员会(ASCI)及其《自我监管准则》(“《准则》”)监督下的自我监管框架内运作的。自1985年成立以来,ASCI一直致力于在电视、印刷、数字和广播等各种媒体上推广公平、真实和负责任的广告。消费者投诉委员会(CCC)是ASCI的独立陪审团,负责每周对投诉进行审查并提出建议。对于那些挑战质疑CCC决定的人,4名退休的高等法院法官可受理其上诉。ASCI的指南和决定通常对合规性要求较高,这对维护广告道德标准至关重要。

在消费者保护方面,ASCI还与包括政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其《准则》是1994年《有线电视网络(监管)法》中广告准则的一部分,为该法提供了法律支持。

印度的广告还受到《2019年消费者保护法》和各种行业特定规则的监管,如《2013年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投资顾问)条例》和印度食品安全与标准管理局(FSAAI)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保护法》禁止虚假或误导性广告,并赋予中央消费者保护局(CCPA)调查投诉和实施处罚的权力。该法的2022年《防止误导性广告和代言指南》也为获得许可的广告(尽管没有具体涉及人工智能)制定了明确的标准,限制欺骗性声明,并规定了最高100万印度卢比(约合1.15万美元)的罚款。

这与CCPA于2024年10月发布的《防止和规范“洗绿”和误导性环境声明指南》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要求公司以可信的证据证明其环境声明,该指南旨在打造一个环境声明既真实又有意义的市场。该指南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明确定义了与“洗绿”和环境声明相关的术语,确保企业和消费者对这些术语拥有共同的理解。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的《投资顾问条例》要求顾问不得提供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此外,《2008年证券交易委员会(中介机构)条例》授权监管机构对误导性做法采取行动。

然而,人工智能清洗还属于灰色地带,因为它往往涉及夸大的说法,但并非彻头彻尾的谎言。SEBI于2019年发布了侧重于披露和监督的通告,要求受监管实体报告其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情况,但并未具体涉及人工智能夸大宣传的问题。2024年12月18日,SEBI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宣布任何使用人工智能接口的受监管实体——无论是内部开发还是从第三方获得的——都将对其使用承担全部责任,“无论使用此类工具开展业务和服务投资者的规模和场景如何”。

不过,印度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保护投资者,或许类似于美国《投资顾问法》中有关营销的规定。2024年3月1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处罚了两家投资顾问公司——Delphia USA和Global Predictions,原因是这两家公司在使用人工智能方面作出了欺骗性声明。Delphia USA在向SEC提交的文件、新闻稿及其网站上表示,它在投资策略中使用了人工智能,而Global Predictions则在其网站和社交媒体上作出类似的声明,声称其平台提供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SEC认定,这两家公司都夸大了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在其业务中的作用,并将这种做法称为“人工智能清洗”。

未来之路

为了打击人工智能清洗,ASCI和其他监管机构可能需要制定一些指南来解决人工智能相关声明的准确性问题,构建审计框架(包括第三方评估),并对虚假陈述实施处罚。印度标准局(BIS)等公认机构的认证可以验证人工智能声明,提供透明度和可信度。2024年的一份报告指出,BIS正在制定新的人工智能法规,消费者事务、食品和公共分配部、信息技术部和教育部以及各行业利益相关方都参与其中。

其他值得注意的进展包括印度政府于2024年3月7日批准了印度人工智能计划(India AI Mission)——该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基于七大重要支柱(如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的强大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为推进这一任务的完成,该计划将根据不同主题实施项目,包括人工智能道德认证框架和算法审计工具。2025年1月6日,印度政府还发布了一份《人工智能治理指南制定报告》,以征求公众意见,并有消息称印度将成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编译自www.worldtrademarkreview.com)

翻译:王丹 校对:吴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