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据欧洲空间局(ESA)官方网站近日消息称,“太阳轨道飞行器”的首次测量数据已成功传达地面,向地球的国际科学家团队证实了在部署了航天器吊臂后,航天器的重要科研设备——磁力计仪器状况良好。为进一步揭开为期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太阳磁场的产生以及太阳风粒子如何加速到很高能量等谜团做准备。

  2月10日,欧空局的新型太阳探测航天器“太阳轨道飞行器”发射升空。这是继2018年升空的“帕克”太阳探测器之后,人类向太阳派遣的第二位使者,其主要任务是给太阳南北两极拍首张“正面照”并揭示太阳磁场的奥秘。

  “太阳轨道飞行器”携带有10个科学仪器,其中4个用来测量航天器周围环境的特性——尤其是太阳风的电磁特性,这其中3种仪器的传感器,都设置于4.4米长的吊臂上。

  磁力计仪器首席研究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蒂姆·霍伯里表示,现在所测量的磁场,比在地球上所熟知的磁场小数千倍。即便是电线中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也远远超过需要测量的磁场。因此团队将传感器设置于吊臂上,以使其远离航天器内部的所有电子活动。

  现在,地球收到的数据显示,从航天器附近到部署仪器的实际位置这一过程中,磁场是如何减小的。这个独立的证据表明,吊臂实际已成功展开,而且这些仪器确实能够在将来提供准确的科学测量数据。

  研究人员表示,该航天器在升空前,已经进行大量地面测试,并在特殊模拟设施中检验了磁性能,但测试设备通常会阻止达到所需的极低磁强度,因而在飞行器升空后,在真正的科学任务开始之前,必须对这些仪器进行校准。

  “太阳轨道飞行器”还携带了6个遥感仪器,其本质是望远镜,可以用不同的波长对太阳表面进行成像,从而获得迄今为止最接近太阳表面的图像。(记者 张梦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