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正在开展一项提高公众反盗版意识的运动,以打击网络盗版和假冒行为。该计划受到了版权所有人的欢迎,他们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若干建议。根据版权联盟(Copyright Alliance)的说法,网络服务应该在教育和警示用户有关盗版的成本和风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020年年初,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就如何打击网络盗版和假冒提出了几点建议。

这些建议是针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要求采取打击网络盗版和假冒的具体行动的备忘录作出的回应。

主要建议之一是发起提高全国消费者反盗版意识的宣传运动(National Consumer Awareness Campaign)。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公众意识到侵犯版权的风险,以从长期考虑减少这种风险。

提高全国消费者反盗版意识运动

USPTO采纳了这项建议,并正在努力将其变为现实。在理想情况下,该计划将在包括版权持有人和网络服务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助下实现,各方都必须提交反馈。

目前,USPTO尚未公布任何具体计划,但暗示将会有一些提高公众意识的方案,包括学校课程和专门针对社交媒体用户的公共服务公告。

几个利益相关方近期提交了关于提高公众意识运动的评论和建议。版权联盟全力支持该计划并且提交了最详尽的意见。

版权联盟的建议

版权联盟指出,对公众进行网络盗版和假冒的风险和成本的教育非常重要。同时,人们应该学习如何区分网络合法活动与非法活动。

尽管权利所有人会乐于提供帮助,但该联盟强调,网络服务也应发挥重要作用,因为网络服务可以轻松地吸引广大受众。

“重要的是,我们敦促USPTO与版权所有人和网络服务提供商(OSP)合作,尤其是社交媒体公司(这些公司通常是与用户互动的最佳选择),以开发互相认可的直接且统一的教育材料。”

恶意软件风险

版权联盟建议,教育课程和信息应告知人们盗版不是无受害者的犯罪(victimless crime)。盗版对创意产业中的数百万人产生影响。此外,盗版设备和网站的用户也将自己置于严重的风险之中。

版权联盟写道:“除了威胁到较大的版权群体之外,消费者通常不会意识到在互联网上消费盗版内容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和隐私带来风险,而发现危机时通常为时已晚。”

该联盟提到了来自数字公民联盟(DCA)的恶意软件研究报告。尽管这些报告并不总是能得到确凿的证据支持,但据该联盟称,这些报告可以作为开展教育运动的基础。

具体技巧

版权联盟总结了各种建议和计划,并为公众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技巧。

例如,当一个提议听起来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时,事实可能就是陷阱。联盟写道:“请提防那些使用‘再也不用为有线电视付费’或‘免费观看最新电影’等口号打广告的服务商,尤其是IPTV服务提供商。”

此外,该联盟还指出:“如果用户通过第三方来源下载应用程序,则很有可能会感染恶意软件,尤其是视频流应用程序。”

网络平台应承担责任

总体而言,应该使公众意识到盗版和假冒的成本和风险。版权联盟认为,或许同样重要的是使网络服务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具有广泛的受众,还因为他们的平台会被盗版所利用,所以网络服务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鉴于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盗版活动的增长和对消费者的威胁,我们认为互联网平台和服务提供商必须做更多的工作,他们已通过在线商业和内容传播获得了巨额利润,并且其网络也被盗版作品交易者所利用。”

USPTO将审查上述以及其他各方提交的建议,以考虑如何将它们运用于提高全国公众意识的运动中。目前,网络服务提供商还没有作出任何回应,但是如果确实要求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当前的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需要信息平衡

尽管对公众进行教育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要在数百万人甚至在学校中重复地公开发布,所有的主张和报告都应该得到适当的审查。

此前,曾有版权持有人过度参与制作版权课程,这并非没有争议。加利福尼亚州一个试点项目旨在向幼儿园到六年级的孩子们教授版权课程,但由于完全忽视了合理使用,所以不得不进行修改。(编译自torrentfreak.com)

翻译:王丹 校对:罗先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