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1月5日,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建设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推进会。浦东新区获批“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上海浦东)”,将率先开展跨地域作品登记等一系列版权领域中的突破性、引领性举措,助力浦东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权产业发展引领区。

  会上,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版权局公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建设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的若干措施》,支持浦东在版权领域开展先导式创新、突破制度性改革探索。其中,著作权登记制度改革率先落地。浦东新区将探索以“著作权行为发生地”原则开展跨地域作品登记。对于符合浦东新区作品登记先行先试条件的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著作权人的作品,可享受在上海办理作品登记的“市民待遇”。

  据悉,包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创作的“有趣的世界”在内的一批作品已完成登记,成为首批以“著作权行为发生地”原则在上海进行登记的作品。业内人士表示,此举使得在浦东进行交易、开发等活动的作品,在得到初始登记证明的同时,即可纳入浦东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集确权、用权、维权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记者注意到,《若干措施》还提出了不少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例如,支持高质量发展,围绕浦东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强化版权资产管理,实现版权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浦东版”保护,深化浦东新区版权行政管理和版权执法职能统一履行;支持高水平服务,指导浦东新区定期发布作品登记、软件著作权登记等产业动态和预警信息;支持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版权高级人才的集聚效应。

  5年来,浦东新区作品登记由2016年的5700多件增至2020年的21万件,实现近40倍增长;软件著作权登记实现5倍增长,登记软件著作权的企业已超过6000家。2020年全区文化产业营收达到1609亿元,版权相关产业产值2600多亿元。(记者 金鑫)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