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3月19日上午,“IP.创未来”2022重庆艺术版权季(高校组)作品终评评审会在重庆市高新区郭沫若旧居举行。
“IP.创未来”2022重庆艺术版权季是贯彻落实中宣部有关工作要求,推动版权创造、保护、运用的重要举措。以挖掘城市审美价值和地域文化特色,运用艺术语言提升城市品位和公共空间审美水平为主要目标,着力提升重庆形象和城市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原创、保护版权的良好氛围。参赛作品分为专业组、高校组、青少组三个组别进行评审,本次评审会对高校组的作品进行评审。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徐静君认为,受青睐的作品首先要契合比赛主题,其次要有专业的技术表现力,技术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对主题的理解力以及参赛选手自身的文化底蕴也是评判的作品的关键要素。
重庆设计师联盟主席游吉彦表示,从市场的观点来说,他更加重视IP在商业上的价值转换。“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属于商业行为,而有的评委则会从美学或艺术学的观点进行衡量,所以大赛评委的选择是较为科学与公正的,评委全票通过的一等奖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均衡性。”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赫男,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比较缺乏实践意识,而举办版权杯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赛提供了锻炼的契机,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推动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同时这也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一种检验,帮助高校教师及时地发现调整问题。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唐雪莲称,从重庆文化强市的角度来说,这次的选题可以作为宣传重庆文化精神的名片。学生在参赛中增强重庆的文化意识并宣传重庆精神,在准备过程中不断收集素材并进行作品创作,为以后重庆IP的打造、精神文化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
最终,专家评审出应用设计类、户外广告/海报设计类、动画视频类作品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优秀奖45项,共计81项。(记者陈竹,通讯员胥悦、蒋艺、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