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3月19日上午,“IP.创未来”2022重庆艺术版权季(高校组)作品终评评审会在重庆市高新区郭沫若旧居举行。

“IP.创未来”2022重庆艺术版权季是贯彻落实中宣部有关工作要求,推动版权创造、保护、运用的重要举措。以挖掘城市审美价值和地域文化特色,运用艺术语言提升城市品位和公共空间审美水平为主要目标,着力提升重庆形象和城市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原创、保护版权的良好氛围。参赛作品分为专业组、高校组、青少组三个组别进行评审,本次评审会对高校组的作品进行评审。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徐静君认为,受青睐的作品首先要契合比赛主题,其次要有专业的技术表现力,技术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对主题的理解力以及参赛选手自身的文化底蕴也是评判的作品的关键要素。

重庆设计师联盟主席游吉彦表示,从市场的观点来说,他更加重视IP在商业上的价值转换。“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属于商业行为,而有的评委则会从美学或艺术学的观点进行衡量,所以大赛评委的选择是较为科学与公正的,评委全票通过的一等奖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均衡性。”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赫男,目前很多大学生都比较缺乏实践意识,而举办版权杯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赛提供了锻炼的契机,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推动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同时这也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一种检验,帮助高校教师及时地发现调整问题。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唐雪莲称,从重庆文化强市的角度来说,这次的选题可以作为宣传重庆文化精神的名片。学生在参赛中增强重庆的文化意识并宣传重庆精神,在准备过程中不断收集素材并进行作品创作,为以后重庆IP的打造、精神文化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

最终,专家评审出应用设计类、户外广告/海报设计类、动画视频类作品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优秀奖45项,共计81项。(记者陈竹,通讯员胥悦、蒋艺、辛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