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4月23日,全国首个基层法院支持、地方产业部门协同,专注于音乐文创领域的专业化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四川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成都市武侯区成立,建立“产业-行政-司法”三级联动维权机制,构建音乐文创知识产权全周期法治服务生态。中心的成立也将填补成都市音乐文创领域专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的空白。

记者从现场获悉,武侯区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由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与成都音乐文创园牵头成立。该中心凝聚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产业园区、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多方合力,集成版权快速登记、侵权风险预警提示、政策法规咨询、纠纷多元调解、诉调快速衔接、巡回公开审判等立体式功能模块,打造“事前风险防控+事中纠纷化解+事后司法救济”全景全域全链条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填补了全市音乐文创领域专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的空白。

活动现场,海葵音乐以扩展音乐商用新模式、激活知产保护新动能为主题进行了分享。香港资深影视音乐传媒人、新成都音乐人计划联合发起人罗嘉慧女士谈到了华语乐坛的发展,强调了版权保护对原创音乐生态的关键作用,中国新生代实力原创歌手韩丙臣也分享了音乐版权保护对原创音乐人的重要性。

实际上,2023年,在成都知识产权法庭指导下,武侯法院与武侯区版权局、成都音乐文创园管委会合作,在国际城市产业设计中心设立武侯区版权e法保护服务中心。该中心先后为百余家企业提供咨询、预警服务,组织调解版权纠纷800余件。

如今,提档升级的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仅延续公益联调、诉调对接等创新机制,更针对音乐文创产业痛点,集成联动等特色模块。“这是继武侯区版权e法保护服务中心成功运行后的又一次服务革新与能级跃升,标志着成都音乐文创知识产权保护格局迈入3.0时代。”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成都音乐文创园聚集音乐产业全链条企业700余家,形成了以原创音乐、版权交易、演艺演出等音乐产业核心层为引领,融合音乐教育培训、乐器产销等关联层、拓展层的“音乐+”全产业链条,音乐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下一步,我们将以法治之力激活产业,推动音乐文创产业聚势成链,为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注入强劲动能。”该负责人介绍。(记者 赵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