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5月24日,记者从四川南充市商务局获悉,近日,“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成功,标志着南充市打造丝绸区域性品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全市丝纺服装产业有了“金字招牌”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是全国十大蚕桑生产基地和全国十五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国绸都”和商务部命名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城市。茧丝绸产业历来是南充市传统优势产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12年,南充市丝绸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南充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丝绸经济高地,丝绸文化、丝绸产业、丝绸品牌、丝绸情结对南充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南充丝绸由于缺乏统一包装和整体打造,品牌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不高,产业带动力、辐射力不强。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战略目标,加快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提升南充丝绸知名度,打造中国蚕桑丝绸文化名城,南充市此前启动了“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注册工作。

  “依法注册是确认‘南充丝绸’地理标志法律属性、保障‘南充丝绸’地理标志有效运用、维护商标权益的前提,也是南充丝绸产品顺利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保障。”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南充丝绸作为区域性的公共资源,只有通过商标注册,才能更好地发展保护和做大做强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擦亮南充丝绸这一靓丽“名片”,也才能有效地将“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所凝聚的产品品质、市场信誉转化为市场价值,进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真正成为引领带动全市丝纺服装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真正发挥“用好一个商标,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作用。

  使用“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条件

  为了促进南充丝绸的生产、经营,提高商品质量,维护和提高“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内外市场的声誉,保护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规,南充市制定了《“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下称《规则》)。

  《规则》规定,使用“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商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营山县、仪陇县、蓬安县、西充县。使用“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商品丝绸颜色略显淡黄色,光泽柔和,手感柔软,色泽鲜亮,质地轻柔,具有耐酸、耐热、绝缘、光滑、坚韧、拉力强等优点,常用作各类衣着面料和装饰用织物;内含100%桑蚕丝蛋白纤维,有较高的空隙率,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放温性、透气性、散热性、保暖性;其丝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线,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能力。

  使用“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商品,生产采用的原料必须是南充区域内所产桑蚕缫制的优质生丝,由南充境内南充丝绸生产者采用有关工艺进行生产,产品质量达到GB/T15551-2016质量要求及相关标准。符合这些使用条件的产品经营者,可申请使用“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使用“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在使用者产品上或包装上使用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南充丝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产品广告宣传;优先参加南充市茧丝绸协会主办或协办的技术培训、贸易洽谈、信息交流活动等。(记者 易立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