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目前,北京有12000栋草莓大棚,其中昌平占比接近一半,共有3000多人从事草莓种植。

  在“昌平草莓”申请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第12年,“昌平草莓”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处统筹,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发展,其中围绕“平谷大桃”“昌平草莓”和“北京鸭”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每个地标农产品有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目前,“昌平草莓”项目已经开展实施。

  让农户卖上好价钱

  “在2008年前后,北京地区种植草莓的农户数量急剧增加,要想卖出去好价钱,得有个草莓品牌才行。”当年,“昌平草莓”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是由原昌平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路河是成员之一,“当初组织‘昌平草莓’申请地标农产品的出发点,就是想让农户增收。”

  昌平地处北纬40度的草莓黄金地带,北侧有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阻挡冷空气的南下,南侧地势平坦的平原保障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年平均日照时数2684小时,无霜期为200天左右,自然条件适合草莓生长。

  “昌平草莓”的源起,可以说是草莓特性和区位因素共同叠加而生,草莓是鲜食水果,适宜采摘,因此最早兴起种植草莓的地方,也是依托了北边的十三陵园区等,每年在清明节前后,都会迎来游客采摘草莓的小高峰。上世纪50-60年代起,在军都山以南的这片平原地区,“昌平草莓”在昌金路、安四路两侧兴起种植。

  2010年,“昌平草莓”得到农业农村部批准,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申请地标农产品的过程,也是产业梳理的过程,从草莓种植的滋生,到成为地域性品牌,12年间,昌平区不仅出现了一批草莓龙头企业,还让区内农户通过种草莓增加了收入,目前,北京有12000栋草莓大棚,其中昌平占比接近一半,共有3000多人从事草莓种植。

  “昌平草莓”要有特殊性

  地标农产品必须得有特殊性。路河表示,“我们鼓励农户,按照标准把草莓种植得更优。”今年通过北京市的政策支持,“昌平草莓”得到了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用于品牌打造、品牌保护等方面,其中一部分资金将用于激励农户优质生产,让农户形成品牌意识。“老百姓种的草莓越好,得到的奖励越多。”

  已经从事30多年草莓生产研发工作的路河,把草莓分成了三种,一种是香甜软糯型草莓,入口即化,有浓郁的草莓味,该草莓的种植模式是基于本土研究,使用有机肥等进行管理;另一种是酥脆型草莓,吃起来清爽可口,该草莓是引进日本品种改良而成,使用精密的水肥管理技术;第三种是北京草莓,昌平地区的普通草莓和北京其他地区种植的草莓。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扶持一些标杆企业先起来挑大梁,以优质的草莓打开市场,提升草莓价格。”路河表示,现在有的昌平企业的草莓可以卖到400多块钱一斤,这也给农户的草莓增加了溢价空间。

  草莓种植是密集型产业,一个青壮年人最多可以种两三个大棚,目前,昌平有5000多栋草莓大棚,其中只有2000多栋大棚是经过合作社授权的,可以使用“昌平草莓”的地标农产品商标。

  “昌平草莓”,这个品牌在北京市民中有口皆碑,背后也离不开本地对品牌的维护。路河表示,一个草莓大棚的生产力只有2000多斤,那种植户就只可以用2000斤的包装箱授权,一个大棚不可能长出来5000斤草莓。

  在擦亮“昌平草莓”这张名片的同时,“昌平草莓”还在全产业链数字化中做文章。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昌平草莓”的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正在数字化,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草莓的生产溯源情况,更加放心购买食用“昌平草莓”产品。

  2022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实施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将进一步推进“昌平草莓”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销售品牌化水平。

  农户背土改良土壤,从碱性到弱酸性

  在维护“昌平草莓”这个区域性品牌中,可以说需要农户、企业、政府共同发力。目前,“昌平草莓”农户可以享受到种苗半价补贴、农资半价补贴等优惠政策,相关的龙头企业会培训农户相应的技术,草莓科技工作者会给农民讲课,农户逐渐改变粗放型种植习惯。

  路河经常和农户交流经验,告诉他们种植草莓的技术要领。“我经常跟农户说,种植草莓需要的是弱酸性土壤,实际中,本地区的土壤偏碱,可以考虑通过一定的办法进行改良。”

  让人意外的是,有一个农户就在改良土壤酸碱度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个种植户每天都要到山上跑步,看到地上的松针土,了解到松针土是酸性土壤后,就产生了改良土壤的念想。于是每天跑步他都会带上一个塑料袋,回来的时候从山上背一点松针土下来。现在,他已经完全把大棚里的土壤改良成弱酸性,草莓的收成和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来一个大棚年收入两三万元,现在一个大棚年收入可以达到六七万元。

  “土地就是这样,你认真对待它了,就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路河说。

  “昌平草莓”之所以在市场上能够长盛不衰,还离不开一批有钻研劲儿的科技工作者。路河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他说,种草莓绝对不是在办公室里写论文,这些科研人员是真正在研究草莓,“现在已经看不出他们是大学生了,和农民没两样,扎在土地里做研究,从事草莓种苗研发,提升草莓的种植技术。”

  路河表示,人是农业生产不可忽视的因素,“昌平草莓”的品牌越来越响亮,离不开这些农人,可以说,整个“昌平草莓”产业是后继有人的。(记者 耿子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