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今年,国家商标局核准通过了“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红”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转让到州茶产业协会,商品生产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州所辖6县2市的91个乡镇、街道、开发区(风景区)。自此,恩施州“恩施硒茶”“恩施玉露”“恩施土豆”“利川红”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州域公共品牌。

  近年来,恩施州围绕“品牌强州”战略,将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州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条企业增效、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全州州域公共品牌框架形成

  2019年,恩施州政府以“恩施玉露”“利川红”为切入点,对全州茶产业及土豆产业开展深入调研。通过调研,认为恩施州多数茶区生态相宜、气候相似、品种相同、品质相近,制茶基础雄厚,制茶技术精湛,制茶历史悠久,具备推广生产“恩施玉露”“利川红”的基础条件。同时,恩施市、利川市的茶叶产量和龙头企业还不足以支撑将“恩施玉露”“利川红”品牌做大做强的体量。

  恩施土豆栽培历史300多年,2021年种植规模达到165.7万亩,产量147.5万吨,年综合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其种植规模、产品效益占湖北省的“半壁江山”。

  恩施州政府缜密分析研判,决定将“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红”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所有权由所属的恩施市、利川市茶产业协会转让到州茶产业协会,并将商品生产地域范围扩大到全州,同时注册“恩施土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行品牌管理统一、商标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范统一、宣传口径统一“五统一”。

  围绕这一决策,恩施州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向国家商标局作了专题汇报,积极争取国家商标局支持。“恩施土豆”于2020年6月28日注册成功。2022年1月20日,国家商标局核准通过了“恩施硒茶”“恩施玉露”“利川红”3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转让到州茶产业协会,商品生产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州所辖6县2市的91个乡镇、街道、开发区(风景区)。自此,“恩施硒茶”“恩施土豆”“恩施玉露”“利川红”4个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州域公共品牌。

  促进茶叶大州向茶业强州跨越

  为发展茶叶支柱产业,恩施州以省知识产权局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恩施玉露”“利川红”品牌提升行动,通过“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等重大活动来锤炼、培育和提升品牌。“恩施玉露”“利川红”“恩施硒茶”均获得“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金奖,“利川红”“恩施玉露”在2020年和2021年“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中分别获得金奖。2021年以来,恩施州启动“恩施玉露”“利川红”品牌保护专项行动,开展商标侵权、非法印制、不正当竞争、伪劣产品、网络交易违法行为、“三无”通用包装和违法使用专用标志“七个打击”。截至目前,全州共立案74件,结案74件,共查扣“三无”通用包装21071个、侵权包装15000余个。同时,制订了《“恩施玉露”“利川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州域公共品牌管理办法》,对“恩施玉露”“利川红”的保护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从2019年起,恩施州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以品牌建设为重点的茶产业发展,计划到2025年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把“恩施玉露”“利川红”培育成全国知名品牌,促进恩施州从茶叶大州向茶业强州跨越发展。

  推进“品牌强州”助力乡村振兴

  据不完全统计,全州通过“832平台”、武汉市对口帮扶、网络直播带货、其他电商平台销售、定点采购等销售渠道,加强以茶叶、土豆为代表的地理标志产品的销售推广,农副产品销售总额133.44亿元,地理标志与产业兴旺深度融合,凸显了地理标志在乡村振兴中的“引擎”作用。未来,恩施州将成立“恩施硒茶”茶业集团、“恩施玉露”茶业集团、“利川红”茶业集团为代表的三大茶业集团,培植成长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