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为全面推介株洲王十万黄辣椒,湖南株洲市渌口区王十万黄辣椒产业协会在渌口区龙船镇河包村广场举办“喜迎二十大,助力乡村振兴”——首届“株洲王十万黄辣椒”文化旅游节,多方面展示“株洲王十万黄辣椒”。

为落实2022年打造“三个高地”暨“两个年”活动推进大会精神,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的工作思路,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提升监管水平、打击侵权违法行为、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为加强品牌保护力度,与阿里巴巴公司签署“红盾云桥合作备忘录”,实现了对淘宝、天猫等网络交易平台案件协查的线上交互,有效打击网络侵权假冒行为。同时,助力产品进入国际互保机制,株洲市“醴陵瓷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保护名录,为醴陵瓷器走出国门进入欧盟市场夯实了法律保障。“炎陵黄桃”被纳入对俄地理标志保护意向清单,进一步提升“炎陵黄桃”国际市场竞争力。

为提高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积极推动地理标志标准化建设。目前,“醴陵釉下五彩瓷”制定了地方标准,“茶陵红茶”“茶陵大蒜”“茶陵白芷”“攸县香干”“白关丝瓜”“茶陵黄牛”制定了团体标准。

为提升地理标志运用效益,多次举办地理标志运用专题培训,并给予专项资助。针对完成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登记备案,且获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持有人,或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的县市区政府,均给予5至10万元资助。2022年,已完成14件地理标志换标,授权93家企业使用。

“白关十里铺,丝瓜万家甜”,白关丝瓜是白关镇的特色农产品代表,2020年3月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5月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株洲地区首个获批国家地标双认证的蔬菜品种。

今年5月,株洲市(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届白关丝瓜节如期举办,进一步打响“白关丝瓜”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1年,“攸县香干”继“攸县豆腐”之后,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据不完全统计,攸县香干产业带动行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间接带动劳动力5万多人。今年,攸县皇图岭香干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计划投资4.67亿元延伸香干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发展,持续加大“攸县香干”“攸县豆腐”地理标志品牌推介和线上营销力度。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正式生效,株洲市“醴陵瓷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入选第二批保护名录。

从县城到北京再到北半球。“醴陵瓷器”漂洋过海,风靡世界,成为当之无愧的品牌瓷。

茶陵县素有“千年国饮、始于茶陵”之说。2020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茶陵红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至此,“茶陵红茶”有了自己的“名片”,提升了知名度,增添了地方特色,更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去年,作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炎陵黄桃”畅销海内外,综合产值达26.3亿元,其中出口总量超240吨。

品牌有价值,各种“傍名牌”的侵权也随之而来。为了避免通过电商走得更远的“炎陵黄桃”遭受侵权之痛,株洲市、炎陵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和炎陵县电商协会组成的异地维权工作组,与阿里巴巴签订了全国首份《网络交易监管异地协作协议》,并开通了炎陵黄桃市场监管侵权打假直通车。通过“线下打假”和“线上维权”的双线形式,为果农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汇聚创新智慧的地理标志保护案例《“炎陵黄桃”地理标志保护,开创了全国网络交易监管异地协作的新模式》也随之获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十大“法治创新案例”。

今年,“炎陵黄桃”成功获批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强化。(记者宋芋璇,通讯员彭彦、何应军、易楚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