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年来,山东日照市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创新突破,围绕做好“地理标志富民兴业”文章,不断加大地理标志发展和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力度。今年,全市新申请“日照花生”“岚山牡蛎”等地理标志商标4件,新注册“日照海米”“日照对虾”2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日照绿茶”“莒县大姜”“五莲苹果”等地理标志商标42件,地标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为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品牌带动,实施地标培优工程

深入宣传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商标品牌作用,鼓励经营主体实施“母子品牌”,以地理标志母商标为依托,做强自有品牌,壮大相关产业。自2002年“日照绿茶”成功注册全市第一件地理标志商标以来,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商标”。目前,全市共有茶叶类注册商标4666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6个,山东名牌17个。

在“日照绿茶”品牌的引领下,全市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升温,各类农产品、海产品龙头企业争创知名品牌的意识不断增强,农民及集体组织注册使用商标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五莲樱桃”“莒县绿芦笋”等优质地标产业稳步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服务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示范引领,释放地标品牌效应

推动“日照绿茶”完成全省首件茶叶类商标国际注册,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纳入中俄地理标志保护协作。今年6月,日照市在“中法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论坛”代表山东做推介发言,为日照绿茶进军国际市场保驾护航。通过积极申报,日照市被列为山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7个筹建地区之一,“日照绿茶”入选首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国家级培育目录,纳入了首批“好品山东”地理标志体系,实现了省级地理标志项目争创“大满贯”。

在“日照绿茶”地理标志的成功带动下,“日照蓝莓”产地东港区陈疃镇获“中国蓝莓之乡”称号,蓝莓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5亩发展到2.5万亩,带动5000余人就业;“莒县丹参”地标产品产量占到全国丹参市场的40%,“莒县黄芩”产销量占到全国黄芩市场的50%,莒县库山乡现已成为国家级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山东省最大的优质中药材集散地。

加强保护,优化地标发展环境

连续3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日照绿茶”品牌保护和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创新推行日照绿茶“一码溯源”管理系统,对“日照绿茶”实施全链条数字化跟踪管理,建立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不断提升日照绿茶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全市新增165家单位获授权使用“日照绿茶”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全省地理标志授权量最大的地理标志。

加强“日照绿茶”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跨区域保护合作,分别与济南、青岛等5个市局签订《执法协作备忘录》,“日照绿茶”成为全省保护协作数量最多的地理标志产品,日照市5件地理标志列入沿黄9省(区)地理标志重点监管名录。认真开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双随机 一公开”抽查,扎实推进异地打假工作。近两年,全市共查办侵权假冒“日照绿茶”地理标志案件113起,为“日照绿茶”品牌发展持续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搭建平台,扩大地标产品影响

在东夷小镇建成全省首家地理标志商标展馆,集中展示日照地标文化,精选全市品牌运用好、适宜网销的200余件特色产品免费入馆展示,打造地理标志宣传推介平台。进馆产品配套制作二维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带动地标产品提档升级,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省消费维权现场会和“食安山东”品牌建设现场会先后就日照市展馆运营经验进行观摩推广。

初步统计,日照市使用地理标志商标产品的溢价率约为30%以上,“用好一个商标、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效果初步显现。(记者 王路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