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2月5日,广东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市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达濠鱼丸》(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规定了达濠鱼丸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对有效规范达濠鱼丸及其制作工艺,传承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标准,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内,以临近海域捕捞的鲜、冻蛇鲻鱼(俗称“那哥鱼”)为主原料,淀粉、食盐、鸭蛋清、水等为辅料,经采肉、摔拍或擂溃、成型(浸泡)、煮制、冷却、速冻或不速冻等工艺制成的鱼丸,即为“达濠鱼丸”。

达濠鱼丸历史悠久、蜚声海内外,是濠江区一张“金名片”。民间相传最早创制于南宋时期,至清康乾年间就已扬名海内外,是正宗潮菜不可或缺之佳品,被评选为广东省食品文化遗产,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和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近年来,汕头市濠江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达濠鱼丸产业的保护发展工作,积极打造区域品牌。2018年3月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2018年第31号公告批准对达濠鱼丸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明确了其质量技术要求。

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达濠鱼丸》地方标准,是为了更好地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传承,不断增强“达濠鱼丸”在粤东地区乃至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实现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前,濠江区有鱼丸生产、加工企业40多家,经营单位200多家。达濠鱼丸销往多个省市,出口港澳地区和东南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多家单位已获“广东老字号”“广东岭南特色食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50多个产品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广东名小吃、汕头名小吃。

此外,达濠鱼丸还是汕头市濠江区省级现代水产产业园的主打产品,正搭乘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东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今,达濠鱼丸已经实现产业化、自动化,产能大大提升,远销海内外。(记者 余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