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2月4日至5日,陕西省地理标志挖潜赋能乡村振兴县域行(陕南片区)活动在安康市紫阳县举办。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李迎波出席并讲话,安康市政府副秘书长沈贵勇致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罗云忠,紫阳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出席活动。省知识产权局相关处室(中心)、陕南三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地理标志产业协会负责人,安康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会议指出,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产权,连接着产品、品质和地理来源,为“土特产”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提供了法律保障。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对于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陕南地处秦岭、巴山腹地,农业文明历史悠久,气候和生长环境独特,为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物质基础。近年来,陕南三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生态产品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地理标志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城固柑橘、紫阳富硒茶、柞水木耳等地理标志产品火爆“出圈”,带动作用明显。

会议要求,陕南三市要完整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西部示范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地理标志这一独特资源,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大培育力度,壮大地理标志数量,依托资源禀赋,挖掘区域特色资源,聚焦源头培育,做大做强地标产业。要聚焦运用促进,盘活地理标志价值,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形成多元化产业链条。要抓好示范建设,以标准化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品质提升,不断提高示范区地理标志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大宣传推介,指导经营主体规范用标,扩大地理标志影响力,推动地理标志产业成为助力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的“新样板”。要拓展贸易渠道,发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和互认互保机制作用,推动地理标志产品贸易发展,让更多优质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国门。

会上,陕南各市推荐的15个地理标志培育产品申报单位逐一进行了现场路演展示,5位专家分别对各个地理标志培育产品进行分析研判和提问评议。安康市的紫阳厚朴、平利八仙云雾等7个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参加路演并获得好评。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紫阳富硒茶种植示范基地,参观了安康市各县(市、区)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展示区,调研了焕古镇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和紫阳县硒陶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