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11月6日,云南腾冲市在文化馆举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会,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刘永周和佤族清戏代表性传承人王祖芳,省级项目玉雕、民歌演唱、藤编、扬琴、鱼灯、洞经演奏、傈僳族舞蹈等代表性传承人高丽华、杨树明、胡定上等,及文化馆部分职工共2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
会上,腾冲市文化馆馆长段应宗全面回顾了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下步重点工作计划。指出,近年来腾冲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支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要求非遗传承人积极发挥作用,扎实做好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
腾冲市文化馆支部书记陆国民对非遗传承方式做了介绍,强调传承人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收徒弟,培养好后继者和接班人,让自己的技艺世代传承。同时传承人应积极参与各类展览、研讨、交流等活动,并做好传承活动记录。
在培训会上每位传承人分别做了交流发言,总结了2020年传承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分享了他们在非遗传承中的宝贵经验。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培训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和互学机会,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肩上的责任,理清了今后工作的思路。
会上,腾冲市文化馆负责人与传承人签订了履职协议,进一步明确了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传承人的管理。会后,还为与会省级、国家级传承人发放了本年度传习补助。
目前,腾冲市共有各级非遗项目名录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93项,其中项目名录66项,代表性传承人2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