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春节临近,新年气氛渐浓。1月22日,节庆“叹”非遗——非遗年货墟市活动在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这场汇集了广州、佛山、肇庆、清远等地特色非遗年货的墟市,为市民送上一场新春文化盛宴。

记者在现场看到,非遗年货墟市分为年货区、非遗手工艺区、挥春送福区、游戏互动区四大区域。市民在现场不仅能购买到广东非遗年货、品尝到非遗美食、收到书法家的新春祝福,还能体验到传统投壶游戏和佛山木版年画印制。满满新年的气息,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

在年货区,小凤饼(鸡仔饼)、九江煎堆、水牛奶小食、阳江粉酥、笪桥黄瓜干、新兴凉果等特色非遗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此外,现场还有代表性传承人表演非遗技艺。据悉,本次年货墟市还结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专门邀请了韶关始兴的花生饼制作技艺、宰相粉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在非遗手工艺区,展示着粤绣(广绣)、瑶族刺绣、金声狮鼓、阳江风筝等精美绝伦的非遗手艺品。这些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在非遗手工艺传承人的细致讲解下,观众对这些展品有了初步了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广东非遗项目的兴趣及喜爱。

贴挥春是春节的标配,是广州人过年不可忽略的一种年味。活动现场,主办方特邀书法名家教授市民朋友们写书法。书法名家还按照市民自选或自拟的挥春内容,即席挥毫,写下一对对充满祝福的春联。

“如果说过年是一种仪式,那么年货则是这个仪式的载体。它最先唤醒人们对年味儿的感知,更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非遗年货墟市活动展示了广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生活,唤醒了民众对传统春节的记忆,也进一步擦亮了节庆“叹”非遗系列活动的品牌。(记者黄宙辉、通讯员彭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