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大理州是云南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1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44人,其中国家级12人。2011年1月,大理州被原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一直以来,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制定一部地方法规、建强一支专业队伍、建全完善非遗名录、强化传播普及力度、拓展非遗产业链条”五大举措的生动实践,以法治方式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持续推进文化强州建设。

  制定地方法规。从保护利用工作的实际出发,先后制定《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地方政策措施,持续完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2021年1月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公布施行。它是大理州文化领域首次立法的一部重要地方性法规,标志着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建强专业队伍。大理州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均成立“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截至目前,已成立13个非遗保护机构负责实验区业务具体工作,成立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非遗保护和实验区建设实践工作;全州现有注册志愿者600多人,大理州非遗保护协会等20多支相关民间协会、民间文艺团体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构建起完善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成大理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高校1个,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定的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1个、非遗馆6个、综合传习中心9个、传习所(点)183个、传承体验设施265个,确保非遗保护工作薪火相传。

  建全非遗名录。大理州市县两级政府分别向社会公布了州级、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截至目前,四级名录的“金字塔”结构基本形成,项目类别涵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出版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萃编》《大理州民族文化资源普查报告》等非遗研究成果,不断促进非遗研究成果广泛利用和社会共享。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据库、大理州非遗数字博物馆、下关沱茶制作技艺数字化博物馆建成上线;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数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21非遗数字高峰论坛在大理举行,进一步推动大理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促进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传播力度。结合假日和节庆,每年举办非遗专题展览、展演活动1000多场次;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非遗展会,组织开展了白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全国十城市巡展、“秀梦中国.风花雪月”依文.大理时装伦敦发布会等活动,提升大理非遗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建成13个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非遗进校园覆盖大中小学和幼儿园,2020年,大理州的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入选全国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非遗进敬老院、送戏下乡、进企业、进居民社区、非遗市集、非遗美食节等活动每年多达200多场次,非遗传播活动不断深化。充分利用央视、北京卫视、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外媒体对大理非遗进行宣传报道,大理文旅融媒体中心及大理非遗各类新媒体平台相关阅读量达上亿人次,营造了日渐浓厚的非遗保护传承氛围。

  拓展产业链条。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大理州不断扩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非遗+旅游”已成常态,且发展出了多种较成熟的“非遗+”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包括“非遗+景区”“非遗+特色小镇”“非遗+民宿”“非遗+研学”“非遗+文创”等,深化文旅融合;大力发展“非遗+产业”“非遗+精准扶贫”,培育了“李小白”手工银壶、“璞真”“蓝续”扎染、剑川黑陶等知名非遗品牌,鹤庆银器和剑川木雕产业分别带动上万余人就业……紧扣“非遗”拓展链条,在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杨金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