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日,安徽宣城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全市共31个项目入选名录,其中新入选项目30个、扩展项目1个。市文旅局始终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

扩大项目覆盖面。为进一步加强市级非遗名录体系建设,2022年1月印发《关于推荐申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公示》,正式启动项目申报工作,共收到申请项目45个,包括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方面内容。成立专家测评组,对申报项目进行全面审议,最终入选公布31项。

扩充人才后备库。现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7人,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81人,在全省居于前列。5月23日,安徽省2021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中,宣城市2人入选优秀等次。以平台为依托,发挥非遗传承力量。宣城市现有省级非遗传习基地(所)10家、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3家,极大推动了非遗民间传承。积极推荐非遗传承人参加文旅部、省文旅厅举办的传统造纸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雕刻等各类传承人培训班近100人次。

扩散非遗影响力。全市5家单位入选省级非遗工坊名单,是上榜最多的地市。首创“非遗人家”,打造“非遗+民宿”文旅融合新模式,打造集非遗传承、非遗展示体验、文创陈列销售、民宿餐饮服务于一体的非遗主题体验综合体。依托非遗分布现状,建立非遗活态传承空间格局,明确非遗项目所在村落特色发展点,打造“一村一品”,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市共有3家“非遗人家”。编纂发行《守望》《宣纸志》《宣笔》等多部非遗出版书籍,填补了宣城市非遗项目实体书籍的缺失状况。其中《宣纸志》是最早修志的人类非遗项目,填补了千年寿纸无志书的空白。(记者 徐静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