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5月20日,“第三届首都非遗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校区举办。论坛以燕京八绝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邀请活跃在非遗传承一线的行业从业者、工艺美术大师、高校师生进行交流探讨,为首都非遗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现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表示,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优秀宫廷重器,在发展过程中也将由资源保护、品牌保护向数字保护、智慧保护跃进。杨志明希望相关从业者,创新理念,立足实践,助力非遗数字赋能,逐步推动首都非遗创新发展。

燕京八绝是首都非遗技艺的代表。北京燕京八绝协会会长、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馆长柏群介绍了燕京八绝在助力首都非遗创新发展和博物馆之城建设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柏群表示,燕京八绝非遗传承人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致力于国粹燕京八绝技艺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

京绣是燕京八绝之一。北京工艺美术大师毕红以《京绣中国衣——燕京技艺守正 中国大美创新》为题,介绍了中华传统服装服饰文化的变化与发展。展望未来,非遗产业如何发展?非遗力量如何赋能文旅新消费?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委会副秘书长李媛媛从“传承力”“场景力”“IP力”三个角度给出答案。

传统工艺贵在传承。当代造办处大师收徒仪式是历届首都非遗创新发展论坛的一大焦点。活动现场,从艺六十周年的中国工艺美术雕漆大师殷秀云正式将朱江、王慧茹等10人收入门下,勉励他们发扬工匠精神、提升专业技能。此外,中国工艺美术牙雕大师李春珂、北京工艺美术金漆镶嵌大师李德伦也分别喜收3位爱徒。

本次活动由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和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协会,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举办。近60位燕京八绝中青年一代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莅临现场。(记者 张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