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近日,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羊街中学教学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棕扇舞进校园”课堂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倪伟顺为羊街中学70余名学生示范传授“棕扇舞”。传承人热情饱满地教学,学生兴趣高昂地学跳,现场一派青春活力。
棕扇舞于2011年0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羊街乡通过举办喍奢扎、梅奢扎等传统民俗节庆棕扇舞比赛,在大型活动中增加棕扇舞展演,以及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培养传承人,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近年来,元江县聘请非遗传承人为中小学校兼职老师,把非遗文化纳入教学课程管理,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结合不同年龄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学段、常态化推行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截至目前,全县6所中小学累计开设哈尼棕扇舞、彝族撒摩啊哩、傣族狮子舞等非遗社团12个,辐射学生500余人。
据悉,元江县社科联申报的“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润童心”文化涵育项目于2022年10月立项为云南省第三批社科普及创新项目,为元江县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习记者魏文青,记者赵贝贝,通讯员杨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