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柔美夜色中的南川老街,灯火通明的朗吟楼前,兴致勃勃赶来的人们,欣赏着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盒子灯”展演。随着高悬的“盒子灯”灯底层层掉落,花瓶、宝塔、帆船等造型的花灯接连“亮相”,精巧别致的造型、流光溢彩的焰火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叫好……

近年来,河北沧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以武术、杂技等沧州特色非遗项目为重点,坚持保护与发展协同、传承与传播并重,深入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完善非遗传承体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非遗“盒子灯”从“小众”走向“大众”,正是沧州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见证。

从武术、杂技到曲艺、舞蹈,千年古运河穿城而过,为狮城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完善的发掘、保护体系是让非遗传承创新、走向大众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沧州市严格落实各项国家、省非遗保护政策制度,按照沧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全市2021至2025年的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长期发展进行展望。同时,定期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单位评估工作,积极推荐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参加国家级、省级申报认定,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培训,非遗保护项目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沧州市辖区内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123项,市级非遗项目434项;共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5名(另有已公示未公布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54名,市级非遗传承人432名。其中,大运河(沧州段)沿线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非遗项目59项,市级非遗项目190项。

加大非遗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力度,不仅是维护文化生态系统平衡与完整的重要举措,更是打造区域性非遗品牌的有力抓手。2020年以来,沧州市不断推进国家级杂技文化(吴桥)生态保护实验区申建工作,协调省杂协在吴桥召开吴桥杂技文化生态区创建会议,对推进保护区基础性创建工作进行深入谋划;进一步加强政策、资金、人才保障力度,充分整合县域各类资源支持保护区创建工作,持续推动各项保护区创建行动落地实施,力争早日进入保护区预备名单。

惟妙惟肖的铁狮子面塑、口味多样的京糕……日前,在迎宾路小学英国友好学校师生交流活动上,沧州市张氏面塑、杨记鸿珍坊糕点等非遗作品成为了备受中外师生关注的“文化新宠”。活动中,杨记鸿珍坊糕点制作第四代传人杨曦为国际友人讲解“点心”的由来和“状元饼”的起源,英国师生在杨曦的讲解下现场体验糕点制作与打包,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已成为展示区域文化特性的重要品牌。近年来,沧州市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形式活动对沧州市非遗项目进行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沧州市非遗项目影响力,增强广大群众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意识。去年以来,沧州市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北省非遗宣传展示、“文化进万家 非遗过大年”2023年沧州市优秀民间文艺展演等活动,来自沧州的非遗作品在202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等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平台接连亮相,打造了独具沧州特色的大运河、武术、杂技等非遗品牌,营造了全民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沧州市推出3条大运河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并组织了现场推介,其中“运河古郡 文武沧州多彩非遗之旅”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积极推动非遗传统手工艺品进景区工作,在全市4家4A级景区设立非遗专区,对非遗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展销;以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为重点,加强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建设,推动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创新非遗走进群众生活的形式与内容。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不容忽视的时代命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密结合沧州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非遗系统性保护体系、保护制度体系和宣传推广体系,全力推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建工作,进一步加强非遗宣传展示,办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集中展示展演活动,让传统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示多彩魅力,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非遗“潮”起来,实现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中国大运河非遗之城建设赋能添力。(记者于海涛,通讯员王鸿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