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你们用手机拍照时放大了看,就能发现衣服上的桃花和树叶,都是一笔一划勾勒出来的,特别精细。”
9月4日,西藏唐卡艺术园区,西藏唐卡画院副院长贡觉杰向“雪域高原焕新貌”采访团展示唐卡的精美。
唐卡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2006年,唐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西藏唐卡画院,可以看到众多精美的唐卡,了解到勉萨派唐卡的整套制作流程。这里既是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也是西藏唐卡艺术传习基地。
“在这里学习勉萨派唐卡绘画技艺,不仅不收学费,还免费提供午饭。”一名正在绘画的学生告诉记者。
“我们中午的饭是三菜一汤,有荤有素,绝对不差。”贡觉杰笑着说。
西藏唐卡画院的创办者勉冲·罗布斯达,是藏族唐卡勉萨画派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2年,出身于唐卡绘画世家的勉冲·罗布斯达,为带动西藏唐卡艺术的发展,创办了西藏唐卡画院,将家族技艺无偿教给学生,使唐卡艺术得到与时俱进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今年5月1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拉萨正式开馆。
唐卡绘画技艺,彩砂坛城绘制技艺,藏族天文历算,传统皮具制作技艺,传统石(玉)雕技艺,传统编织技艺,传统泥塑技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戏,格萨(斯)尔……馆内19个展区陈列西藏10个“非遗”大项、共91项“非遗”项目。其中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7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51项。
长期以来,西藏认真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加强系统性保护,积极培养传承人,提高“非遗”合理利用水平,推动雪域高原文化迸发时代活力,让“非遗”在增进各族人民中华文化认同、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西藏现在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座、历史文化名镇5座,5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格萨尔、藏戏、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藏所有的行政村,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文艺演出队,民间歌舞、传统藏戏等像格桑花一样遍布雪域大地。(记者蒲晓磊、刘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