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0月17日,山东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2024年9月,《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由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临沂是文化大市,历史悠久而积淀深厚,这一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体现尤为明显。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立足临沂非遗资源丰富的实际,临沂市组织编纂了《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编纂这部志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系统、全面梳理临沂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保护、宣传、研究等状况,追溯历史渊源,总结发展经验,从而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延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非遗力量。

《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的编纂工作,始于2022年5月。在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后,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临沂市文旅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组稿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志书编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编纂体例、编写内容、编写方法、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按照《通知》要求,各县区文旅局安排专人负责撰稿,县区党史研究中心负责业务指导。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组成编纂班子,具体负责志书的编纂业务,志书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编纂期间,编纂班子多次到县区实地走访调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座谈交流,了解情况,及时解决了组稿工作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至2022年底,资料收集工作基本完成,共收集相关资料300余万字、图片1500余幅。经过近10个月的紧张编辑,2023年10月,志书初稿基本完成。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11月形成了100余万字的评审稿。12月12日—13日,《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志稿评审会召开,省委党史研究院领导及评审专家对志稿进行了评议,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志稿评审后,对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归纳、吸收,不断对志稿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数易其稿,形成了志书定稿。

据了解,志书为精装16开本,共83万字,收录图片500余幅,下限至2021年底。采用章节与条目结合体,全书前设综述、大事记,中间主干部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六章,后置人物、附录、编后记。志书系统记述了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历史与现状,收录临沂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5项、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87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7人。志书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分别进行详细介绍,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列表记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性生产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述。(主余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