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1月9日下午,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的重头戏之一“创新合作——国际知识产权体系的机遇与挑战”知识产权分论坛举行。来自国内外企业高管、知识产权实务工作者等60多人组成“知识产权参会代表团”,以及论坛的相关嘉宾,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分论坛。

  据悉,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创新合作——国际知识产权体系的机遇与挑战”知识产权分论坛由博鳌亚洲论坛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组委会主办,广东省知识经济发展促进会等承办。分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嘉宾演讲、圆桌沙龙三个环节。

  在主旨演讲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赋能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支持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重视亚洲和中国在促进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中的作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其中国办事处未来的工作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专业精彩的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刘春田围绕“全球化与世界知识产权体系”的主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知识产权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与模式,也关系到世界经济格局和未来的走向。知识产权也是进入现代社会的“门槛和钥匙”。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需要建立一个与全球化相匹配的世界知识产权体系,借助于这个体系真正实现现代化。

  在嘉宾主题演讲环节,澳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陈靖涵以“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作了演讲。陈靖涵点明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指出中小企业必须定期检查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积极有效的智慧财产权管理,才能取得成功。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石则以“国际科技创新区域合作的知识产权环境构建——中新知识城的实践与未来”为主题,分享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和中新知识城在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并提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样板区域、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和深化知识产权服务合作”的三大发展目标。

  据悉,这也是博鳌亚洲论坛系列会议中,首次举行知识产权主题论坛。(记者郑澍,通讯员吴行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