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是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专家,老人对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打起了官司,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赵德馨的维权官司具有标杆意义,个人劳动成果理所当然要得到保护和尊重。知网平台上集中了大量专业著作和论文,这些文章都是原作者耗费精力心血而成的研究成果,具备知识产权,知网要用就须取得授权并且付费。知网擅自收录老人的100多篇文章,却从未付过一分钱,这是对原作者权利的侵犯,显然是不合法的。法院的判赔结果,是对老人正当权益的支持。

  知识产权保护对鼓励社会创新意义重大。如果在保护知识产权上做得不好,社会竞争必会陷入低水平状态。创新产品的出现需要花很大代价,若仿制品充斥市场,靠低廉成本攻城略地,正品却卖不出去,那谁还会搞发明创新?若抄袭就能弯道超车,笑傲江湖,那谁还会去下“笨功夫”?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定会扼杀原创者的积极性,消灭社会的创新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德馨的胜诉也是所有原创作者的胜利。100多篇文章全部胜诉,获赔70万元,这样的判罚力度,显示了我国司法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显示了法律的公正性。

  知网的败诉,传递出清晰信号:不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为,将难以野蛮生长。目前,互联网平台上类似现象并不少见,随意转载引用、复制粘贴别人辛苦得来的成果,而原作者因为各种原因,或怕麻烦或不知该怎么维权,只能干着急。

  一些平台宁愿把钱花在营销上,花在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上,却不愿意花在版权上,他们不是不知道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而是主观上忽视作者的利益。一些平台以流量为诱饵,推出霸王合同、霸王条款,让作者“自愿”受宰割。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正是通过侵权占用大量资源才积累了大量用户,他们的高市值下是大量作者权益被侵犯。

  赵德馨的胜诉,指明了一条维权路径,隐忍只会助长不法行为,只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才能维护自身权益。

  相信赵德馨的案例会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维权队伍。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建成尊重知识产权的互联网环境。(高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