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7月13日,博鳌亚洲论坛在广州举办首届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会议。本次会议由博鳌亚洲论坛主办,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的支持。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包括全体大会以及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分论坛、中国知识产权院长分论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与知识产权区域创新分论坛等系列活动。

来自中国政府、国际组织、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知名企业和外国驻穗领事馆官员等约200人参加。嘉宾们围绕“全球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主题,就“把握国际科技创新趋势”“完善全球知识产权体系”“以知识产权制度支撑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知识产权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

李保东秘书长表示,21世纪以来,作为科技创新动力源的知识产权逐渐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全球重要的贸易资源。未来的世界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将难以释放磅礴之力,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有磐石之基。近年来亚洲经济体在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上表现突出,亚洲国家通过相互借鉴和交流合作,将全面提升地区知识产权的整体保护水平,为保持亚洲创新活力和优势、促进亚洲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源。与此同时,中国已确立起全球创新领先者的地位,并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22年5月5日,《海牙协定》和《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正式生效,将对中国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起到有力促进作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宣读了王彬颖副总干事的贺信。王彬颖表示,创新和知识产权在大流行病后的经济复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促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中期战略计划提出了一个新愿景,即让世界各地的创新创造都能在知识产权的支撑下造福每一个人,并始终在推动一系列关于前沿技术的全球对话以及致力于提高全球知识产权意识,让世界各地的利益攸关方共同探讨最新的知识产权趋势,塑造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的未来。

张志成司长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政府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工作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多方位全面发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未来,中国政府将更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田力普理事长指出,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在全世界几百年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历史中均独树一帜。新时期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体现出政府和市场双轮强力驱动、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制度变革以及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三个鲜明的特点。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正在演进成一个适合中国发展国情和自身发展特点的强有力的制度,并促进了全球最为激动人心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这在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龚建文巡视员认为,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始终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广东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对知识产权的保障力度,促进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走出一条融合“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链条、独具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向世界分享更多的广东科技成果、贡献“广东智慧”。

梁维特主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3年多来,三地大力推进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发挥知识产权支撑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助力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他建议结合澳门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定位,在大湾区和葡语国家分别选点,并各自建立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服务体系,通过澳门精准联系内地与葡语国家—欧盟这一路径,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欧盟知识产权的联系与合作,为中葡企业走向对方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宋永华校长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多数将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演进和相互推动和整合中,这将驱动研究范式的变革,并对科技创新的成败举足轻重。从建设知识产权大国转移到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有三点值得思考。一是知识产权最重要的保护形式,其特征是在保护特定范围内的发明和其相关的细节。二是科技创新催生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其产生的速度必然加快。三是溯根求源,科技创新的根本是科学和技术层面的开疆拓土。

刘春田院长认为,创新是人类对物质、信息、能量等资源要素所作出的新配置,是财富生产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应拓宽视野,树立一个创新无处不在的观念。要确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财产的观念以及树立对微观创新的基础进行广泛有效保护和对宏观全局进行合理科学调控的意识。协调好宏观调控和微观创新之间的关系,对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发展知识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是博鳌亚洲论坛近年来的重点关注领域,论坛专门设立了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大会,并在科创大会框架下专题举办召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会议,旨在为在全球范围内鼓励科技创新和尊重知识产权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