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徐矿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18项,同比增加46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据介绍,这118项专利均是徐矿立足企业转型发展实际,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以煤电化产业为主体,聚焦百万机组、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聚众创新、技术攻关所取得的丰硕成果。2020年度,徐矿专利数量首次突破100项,同比增加46项,其中煤电化主体产业成为专利产出“大户”。

  如今,这118项专利在现实生产场景中“大展身手”,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更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百里煤海,张双楼矿创新发明的综采工作面皮带移动机尾拉移降阻装置,有效减少松软的综采工作面底板对自移机尾的阻力,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安全高效、成本低,在回采过程中实现广泛运用。机组启动过程中,徐矿发电公司发明的汽轮机冷态快速启动加热系统将启动时间缩短了90至120分钟,消除了引发动静碰磨的隐患,有效提高机组快速响应电网调度的能力。

  装备轰鸣的生产区,通过对甲醇精馏回收塔入料口和采出口的技术改造,长青能化公司极大程度减少了乙醇的累积量和异丁基油采出,降低了废水中甲醇含量,使精致甲醇更“精”,装置产能得到大幅提升。

  “小专利”撬动“大发展”,专利逐步发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成为徐矿科技创新图谱中最生动的“注脚”。118项专利成果并非一时之功,专利数量破纪录的背后凝聚着徐矿科技工作者积年累月的辛勤耕耘,更彰显着徐矿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

  2020年,徐矿发电公司针对科技创新问题专门制定了《专利管理制度》,从优化体系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鼓励首创精神,设立首位项目经理制,科技创新工作开创了新局面。2019年,公司申报专利6项、2020年申报10项。

  观一隅而知全貌,徐矿发电公司专利项目“增值”之路成为徐矿集团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的缩影。2020年,徐矿集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先后制定下发了《徐矿集团科技研发工作实施意见》《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管理体系》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创新项目管理、奖惩机制,为技术革新和专利产出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去年,徐矿首次开展了十佳专利成果评选,设立科技创新奖励专项基金,加快推动创新成果项目转化,让徐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动力十足。

  晚上9点,张双楼矿吴建群劳模创新工作室内仍是灯火通明,今年申报的几项重点专利项目正在聚力攻坚中。过去一年,该创新工作室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不胜枚举,6个创新小组申请的6项实用新型专利均已通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定。今年,“主创”们再接再厉,工作室也成为张双楼矿创新人才开展科技项目攻关的园地。

  如今,这样的创新园地在全集团遍地开花。徐矿集团以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为导向,持续加大科研培训力度,建成以曾庆、吴建群等“技能大师”领衔的13个劳模创新工作站,坚持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举办科技管理人员培训班,组织技术骨干外出学习,邀请科技领域专家进行授课,推动科技人才队伍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

  春风又绿创新园,开启新征程的步伐铿锵有力,回顾走过的道路才能更加坚定前进的步伐。徐矿科技创新工作者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中,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在徐矿百年转型发展的光辉历程中不断汲取智慧力量,奋力走在改革发展和创新的时代前沿。

  科技创新高原之上,高峰隐隐。“实现百年徐矿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必须牢牢抓住科技、资本‘双驱动’,以科技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资本经营赢得外部动力,双轮驱动助推百年徐矿高质量发展......”徐矿集团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嘹亮的创新号角,成为各基层单位开展创新实践的行动指南,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复兴号”正蓄势待发。

  徐矿集团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出台科技创新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专利项目规范管理,明确对外合作课题专利要求,制定正向激励措施,将知识产权作为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评审重要条件之一,提高职工产权保护意识,充分调动职工科技创新热情,通过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推动专利产出水平实现新突破。

  人勤春来早,还在春寒料峭时,徐矿集团就组织高企申报机构专家团来到新鹏新能源科技公司、华东机械公司等单位进行“摸底”,针对专利技术挖掘和申报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解决专利产出“卡脖子”问题,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

  “专家提出的建议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平时不注意的‘小发明’也能通过延伸研究发展成具有影响力和普适性的‘大专利’。”华东机械公司吕海军进一步坚定了“满眼都是创新资源”的理念,依托公司智能制造研究院优势,以智能制造建设为主抓手,以专业创新工作室为主平台,带领着一批创新骨干开展技术攻坚,将创新思维融入日常生产,在点燃了创新焊花的同时,一颗“大国重器”的种子也在加速萌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