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9月28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金平教授及其团队为一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成功植入心室辅助装置。这是我国首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上市以来,湖北省成功完成的第一例植入手术。

患者苏先生原是一名教师,平时缺乏运动,体重达130公斤,经常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年前在安徽当地就医时,被确诊患有严重的扩张型心肌病,经过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仍反复心衰。近几个月,苏先生胸闷、气促加重,还曾在散步时突发心脏不适,晕厥摔倒而再度入院,经过检查被告知心衰已进入终末期需要心脏移植手术。经多方打听,苏先生从安徽慕名前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希望进行心脏移植。

患者的病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为此,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组织了多次会诊讨论。但苏先生130公斤的体重使他难以匹配到心脏供体。考虑到苏先生非常年轻,心脏供体稀缺,因此专家建议采用另一种更适合的治疗办法——植入一枚体外人工心脏,协助心脏完成泵血功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苏先生胸中燃起希望,欣然答应。

在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信任下,“护心计划”正式开启,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心脏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学科成立了围手术期组、监护组、麻醉组、体外循环组、手术组,反复研讨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详尽的康复计划,并预先进行了演练,以最大程度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和患者安全。

9月28日上午10时,一场高难度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正式开始。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麻醉科、心脏超声科及手术室专家团队紧密协作。术中,医生团队精细操作,泵体定位、顶环固定、心尖打孔……紧接着,这枚直径47毫米,重186克的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中午12时,人工心脏像“马达”一样,开始了泵血,辅助心脏工作。“心脏复跳,人工心脏运转正常,心率正常,血压正常,小便量正常!”监护屏幕上,一串串数字传递着好消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首款拥有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圆满成功。目前,苏先生生命体征平稳,并将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

刘金平教授介绍,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是目前难度最高的心脏手术之一,植入人工心脏可实现等待心脏移植的过度治疗、短期支持等待心脏功能恢复的辅助治疗和支持患者长期生存的终点治疗。我国约有1370万心衰患者,但每年能匹配到心脏移植的患者仅有600多例,心脏的供体非常稀缺,很多终末期心衰患者等不到心脏移植的机会,人工心脏为这类人群带来了重生希望。(通讯员丁燕飞、张翼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