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呈易发高发态势,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能力,护航我国生物医药企业“走出去”,支撑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9月20日至9月22日,由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指导,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办的“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一级巡视员毛金生出席并作重要讲话,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在宁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生物医药行业关系国计民生,既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又是知识产权集中的技术领域,而知识产权逐步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20年4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江苏分中心,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今年6月,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中国药科大学获批成立全国唯一的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基地,进一步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加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力度。9月21日,基地正式揭牌。基地将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战略部署,把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势,以现有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基础为支撑,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扩大优势,以加快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为目的,为推进我国医药产业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更大竞争优势贡献力量,助力自主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在致辞中表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省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支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建设。”如何更好发挥全国唯一的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基地作用,为生物医药创新主体角逐海外市场排忧解难?保护联盟的成立将是一个切入点。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药科大学、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前沿生物、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十家单位正式发起成立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联盟将致力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在联盟成员间搭建良好的工作交流平台,共同增强海内知识产权预警纠纷应对能力。

研讨会还举办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江苏分中心中韩(盐城)产业园工作站、生物医药产业(连云港)工作站授牌仪式,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江苏分中心与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仲裁中心等7家服务机构代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为江苏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

会上,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作了新药研发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报告。郝海平校长指出,生物医药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却又与其他行业不同,研发周期长、费用高,且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创新痛点与难点,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创新效能发挥不足、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发展脱节等问题,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高校科研团队、临床医学机构、企业共同合作,本次研讨会是对举国体制下科技资源分配具体实现路径的有力探索,推动产业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现场还开展了国外药品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保护期延长和医疗器械企业出海知识产权布局、风险防控的主题研讨,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场考察研学、国内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关于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闭门研讨会等活动。

本次研讨会是进一步落实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的有效举措,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工作交流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生物医药界的专家学者、同仁、朋友共商共议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策略,进一步探索生物医药产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的新路径、新模式,助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应巧玲、王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