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念好“品牌经”,加强非遗文化产品品牌保护;打好“特色牌”,持续助力打造地理标志产品;走好“精准棋”,推动集体商标注册……近日,福建厦门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相关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深入翔安区新圩镇多个村庄开展知识产权运用指导等工作,帮助该镇建设“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

  在新圩镇桂林村,工作人员先后走访了5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场详细核查小作坊的相关证照,并对健康证期满未换证、不规范使用注册商标且标注注册标记的违法行为等提出整改意见。期间,发放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知识产权手册,现场讲解及宣传《商标法》相关规定,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发展。

  在金柄村,工作人员从知识产权保护的专业视角,建议当地非遗手工面线传承人利用好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形象,对肖像图案做商标注册,以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信誉保障而利于市场推广。此外,指导该村对宣传资料作品做好版权保护,对非遗手工艺在传承的同时做好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古宅村,在前期指导“古宅大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换标的基础上,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许可使用,目前已惠及古宅村、金柄村、后亭村、后埔村等村民。此次工作人员通过指导该地理标志商标及其专用标志的规范、正确使用,助力进一步标示和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培育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其中,针对其在包装设计上存在的商标使用人为非被许可人、且与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所标识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一致的情况,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指导帮助整改。

  在东寮社区,工作人员在知识产权现状调查中了解到,当地现有24家生产豆干作坊,但仅少数作坊有注册商标。针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为社区出谋划策,建议从业者根据史实及传说编写品牌故事并登记版权,同时建言组织编写制定东寮豆干产品标准,严格质量管理,谋划成立行业协会申报注册集体商标,拧成一股绳,发展“一村一品”。

  “推进发展‘一村一品’,是市场监管部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提升服务意识,扶持辖内同安、翔安等众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强化商标品牌宣传,通过充分挖掘区域特色产品、指导及时申请注册商标等,引导打造商标品牌和地标产品,促进产业做大做强。接下来将继续激励各区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发挥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助力各区、街(镇)、村(居)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深入挖掘地理标志资源,以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引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加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树立商标品牌形象,强化品牌保护,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增添动能。(余乃鎏、张卫兵、谢雪仙、卢静芬)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