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荆门在挖掘地理标志时想了一个新招,他们从当地地方志入手寻找线索,再根据线索摸排产品是否有企业在生产,生产是否有标准,这个方法可供大家借鉴。”3月13日,湖北省商标品牌保护与服务业监管研讨交流活动上,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商标和地理标志处处长李铮现场为参会人员分享了一个挖掘地理标志的创新举措。

正是得益于不断创新挖掘,2024年湖北省全省有效注册商标数量达117.87万件,地理标志产品达165件、地理标志商标537件,数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更值得一提的是,孝感米酒、赤壁青砖茶、蕲艾等6件地理标志成功入选国家“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为湖北特色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搭建了广阔平台。

此外,湖北各地在商标品牌工作上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武汉市持续推进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出台管理办法,45家指导站服务超4500家经营主体。襄阳市商标受理窗口获评全国优秀,襄阳高香茶入选国家保护工程名单。宜昌市“秭归脐橙”入选推广清单,建立孵化库培育地理标志,推动农产品转化,国际注册商标达1430件,企业在品牌大赛中斩获金奖。鄂州市助力机场商标快速审查,出台建设计划,整治地理标志,“鄂州武昌鱼”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不仅如此,孝感市“孝感米酒”入选推广清单,承办质押融资活动,商标质押金额全省第一,还多次在品牌大赛中获奖。黄冈市“蕲艾”入选推广清单,团风县调解案例获评全国典型,推进品牌建设,举办多项活动。咸宁市“赤壁青砖茶”入选推广清单,承办座谈会,窗口服务获央视报道,新增注册商标增速全省第一。

如今,随州市香菇品牌产值近500亿元,商标申请和注册增速全省第一。恩施州“恩施玉露”入选国家保护工程,打击侵权力度大,新增2件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标志使用主体全省第一。

“从地理标志各市州区域布局维度分析,湖北省呈现‘多极引领、特色分化’的市州发展格局。”武汉长江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朝阳介绍,湖北省地标商标资源区域集聚。其中襄阳市(84件)、宜昌市(82件)、荆州市(66件)构成地理标志商标第一梯队,合计占比43.2%,形成汉江流域与长江经济带交汇区的地理标志密集带。同时,产品集群效应显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量前三为宜昌市(32件)、荆门市(24件)、十堰市(23件),农业地标多元分布。(记者向一帆,通讯员周刚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