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如今购买和阅读电子书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版权问题也日益凸显。近日,浙江台州椒江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浙江省首例贩卖盗版电子书的侵犯著作权罪案件,被告人廖某等4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至三年三个月不等,被告人高某、周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一年五个月,缓刑两年。

  2017年5月,廖某看到网上有将个人下载的电子书推送到Kindle的教程,他从中发现了“商机”。2017年6月,廖某使用高某提供的域名,注册了微信公众号“Kindle阅读爱好者”。之后,他自行架设服务器,并购买了一套电子书推送系统。在未取得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廖某通过淘宝网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取得电子书籍后,陆续向服务器添加,以实现向公众号会员推送电子书籍的目的。他的行为侵犯了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等57家出版单位2896册图书的著作权。

  据廖某交代,他在“Kindle阅读爱好者”公众号设置了30元/年和60元/永久两种会员制度,以收取会员费的形式牟利。为推广公众号,廖某先后招揽了周某、刘某等人作为客服,通过微信、淘宝等渠道销售会员账号。随着廖某“生意”的扩大,他的侵权行为也愈演愈烈。至案发,上述公众号已有2300多个注册会员,廖某通过销售会员账号、收取会员费获利共计9.6万余元。

  2017年10月,杨某得知廖某在做的生意“一个月能赚一两万元的钱”,于是开始加入贩卖盗版电子书的行列。他在微信上注册了“Kindle电子书同步推”“Kindle电子书同步推送服务”公众号,并将廖某提供及自行下载的未经授权许可的电子书,提供给1000多个注册会员下载阅读。至案发,杨某共获利6万余元。

  法院审理认为,各被告人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作品,传播他人作品数量达2896册,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故作出上述判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