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近日,两份民事调解书为持续三年之久的“康王”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画上句号。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主持下,三位被告共同与商标权利人拜耳旗下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滇虹)达成调解协议,承诺立即停止商标侵权及相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滇虹经济损失100万元,并在今日头条及其微信公众号上刊登致歉声明。

  “康王”作为去屑药用洗剂中的知名品牌,拥有近25年的历史,并于2014年随着拜耳成功收购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拜耳旗下的品牌。作为拜耳根植中国市场的旗舰品牌,“康王”一直得到了公司的高度关注,持续保持去屑药用洗剂市场排名第一。

  2017年,拜耳注意到市场上出现“拜康王“洗发水,经调查取证,该产品系滇虹的前经销商A公司及其子公司B公司生产、销售。针对以上人员明确知晓“康王”品牌已归属拜耳旗下却仍故意注册、使用“拜康王”商标的恶意侵权行为,拜耳向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发起行政投诉,最终于2019年收到处罚决定:判定A、B两家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处罚款20万元。

  然而,该公司在2018年又开始经营新的侵权产品“立康王”洗发水,同时在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在媒体、药品展会上大量宣传该产品,并且邀请公众人物为其代言。其关联公司C公司”亦将“康王”二字用于企业名称,自称“康王药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此,拜耳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针对“拜康王”和“立康王”的民事侵权诉讼,并最终于2020年12月,经法院调解接受以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偿、道歉为前提的和解。和解事项在覆盖全部诉讼请求的基础上,还将被告的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一并纳入,在最大范围内将全部侵权行为一揽子解决,防止了被告日后其他搭“康王”便车的行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