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为迎接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19日,天津三中院天津知识产权法庭通过互联网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外发明专利权侵权纠纷案件。天津海关、天津市知产局保护中心、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中海油等多家单位,以及天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30余人观摩庭审,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专利审查员在线旁听本案审理,中国庭审公开网及天津三中院官方抖音号实时直播。

  原告系德国电气连接领域知名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发电配电、石油化工、船舶制造、日用电路等领域,在业内享有极高知名度。原告主张被告某德资中国公司与某德资天津公司共同实施了侵害其“连接夹具”的发明专利权,向天津知识产权法庭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二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该案涉及德国公司在中国的专利保护问题,以及专利临时保护期使用费问题,涉案专利权利要求多达24项,被诉侵权产品涉及4种产品类型,技术特征比对难度大,案情复杂,技术调查官参与该案技术事实查明。该案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均在外地,合议庭充分评估疫情防控政策,从便利当事人参与诉讼出发,决定采取互联网开庭方式审理本案。庭审前,合议庭远程指导当事人下载、安装、使用在线庭审平台,并于开庭前举行庭前会议,组织双方进行交换证据,梳理争议焦点,确保庭审活动高效进行。庭审中,合议庭通过移动摄像头向当事人呈现被诉侵权产品,双方当事人在法官引导下实现了远程在线技术特征分解比对,视效真实客观。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有条不紊、严谨有序,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和现代化诉讼的便捷高效。该案庭审休庭后,将择期宣判。

  案件审理历时约三个小时,“这种发明专利保护类案件技术含量非常高,对于法院审理这类案件的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天津三中院天津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王颖鑫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国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国内外的交流逐步增加,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总体也成上升趋势。为了提高审理效率,三中院计划跟部分高校合作,聘请一些理工学科的教授,协助法院开展同类案件审理工作。希望未来能在全球范围释放知识产权严保护、快保护、大保护、同保护效能,吸引国际上的优质投资。(杨子炀、庞喻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