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注重侵权犯罪预防是知识产权检察全面综合履职现代化最突出的体现。自从在全国率先实现知识产权检察职能“四合一”专门集中履行以来,张江地区人民检察院(简称“张江院”)始终自觉、主动融入犯罪预防和治理,以专业化检察服务,提升各类市场主体知识产权意识与能力,服务保障引领区打造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
保护创新,让企业感到春风雨露般的检察关怀
“对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张江企业,检察帮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创造的保障,是中国企业未来可能引领全球先进制造的基础,是在张江这片创业沃土上长期发展的源泉,对我司更是雪中送炭。”这是出自K公司写给张江院感谢信里的一段话,以此表达对知识产权检察官通过办案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法治保障的感谢。
2022年12月7日,浦东新区检察院收到了一份立案监督申请,位于浦东新区张江地区的一家民营科技企业K公司认为离职员工侵犯了公司商业秘密。
案件线索随后移交张江院,检察官经审查后发现,该公司项目研发负责人有离职后至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入职的行为,违背双方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但尚不涉及刑事犯罪。于是,检察官第一时间听取K企业代表的意见,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对K企业进行释法说理,K公司代表表示接受检察机关的处理结果。
“其实,根源还是在于我们企业正处于创新发展期,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发生不正当竞争和商业机密泄密后,我司采取的维权策略及防范措施难以及时严厉地打击当事人的违法违约行为。”在沟通中,企业代表说出了企业发展中的“隐痛”。
于是,张江院检察官主动提出针对商业秘密有效保护、竞业禁止协议有效发挥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难点,为企业做法治宣传活动。随即,组织多名检察官“送法上门”,指导K公司如果未来发生同类事件时如何更好防范与应对。
K公司在信中提到:“客观、专业的检察服务让张江地区众多与我司一样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切实地感受到了春风雨露。”
检察“良方”,直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堵点
前不久,张江院的检察官们走访了位于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与企业知识产权团队在商业秘密保护、人工智能、数据产权等方面进行了一场专业化、全面化、精确化的头脑风暴。
这次授课重点阐释了商业秘密的基本概念、法律修订以及背景情况,分析了近几年来全市商业秘密犯罪的基本情况和突出特点,并结合办案中发现的企业内部管理、员工合规意识等方面的共性问题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讲解,帮助企业员工提升职业道德、强化保密意识。讲座内容围绕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为其提供了“点单式”法治宣讲的个性化服务。
这些“送法上门”的服务,仅仅是张江院能动履职,自觉、主动融入知识产权犯罪预防和治理的小小缩影。
自从实现知识产权检察职能“四合一”专门集中履行以来,张江院主动走访各类企业、相关单位、行业协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交流。通过“同堂会诊”等方式,加强知识产权全方位、多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侵权犯罪预防工作。
加强诉源治理是预防侵权犯罪的根本之道。张江院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启动合规整改、发布工作指引等方式,防范相关案件反复发生,促进行业提档升级,寻求知识产权侵权犯罪预防最优解,最终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
守护引领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张江院表示,保护知识产权的步履不歇。未来,张江院将继续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检察融合履职优势,始终坚持以预防侵权犯罪为目标,聚焦高科技行业企业,重点通过大数据聚焦犯罪源头预防和侵权行为前端化解,不断守“沪”创新,努力实现侵权犯罪精准预防,聚焦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以高质量法治供给服务保障国家战略走深走实,护航高质量发展。(张敏、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