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4月23日,记者从福建省检察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福建省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服务等各环节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共批捕163件294人,起诉362件796人,检察环节追赃挽损3315万元,切实保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

去年,全省检察机关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会同公安等部门共同推进相关专项行动,强化对老字号、中医药、民族品牌、地理标志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共起诉制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及商标标识犯罪583人,占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1.53%。加强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等科技密集型重点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突出做好计算机软件、网络游戏等新兴领域版权保护,起诉侵犯著作权犯罪6件16人;明溪县检察院办理的柯某某利用爬虫软件盗播影视作品侵犯著作权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知识产权,全省检察机关共起诉涉外知识产权犯罪184件337人。

针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现象,全省检察机关持续深化专项监督,积极推进整治商标恶意抢注、“专利蟑螂”等行为。泉州市检察院联合法院、公安等8部门建立打击惩治恶意职业索赔协作配合机制,部署专项工作,制发检察建议12份,促成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恶意职业索赔举报投诉6000余件。

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全省检察机关协同有关部门做好福州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厦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以检警联动推进全方位打击惩治,做实检警协作、引导侦查、合力追赃等各项工作;莆田市城厢区检察院在办理陈某明等15人跨境售假案中,深化检警协作配合,依法查扣涉案财产8000余万元。以数字赋能推进网络侵权专项治理,泉州市检察机关聚焦网络售假打击难题,联合有关部门升级快速维权机制,运用“网络直播售假线索法律监督数据模型”,开展整治电商直播售假专项行动,推动立案79件,扣押假冒鞋服20余万件、制假原材料250余吨。(记者苏依婕、朱子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