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月7日,广东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活动,黎炽森副院长发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2020年服务和保障科技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并向到场的媒体介绍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2020年技术类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当天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南方日报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并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

  黎炽森向媒体简要通报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2020年度技术类案件审判工作情况。

  全年共新收各类专利案件6905件,占全院收案总数的50.26%,审结4526件,结收比为65.54%。新收专利案件中发明专利案件551件,占比7.97%;实用新型案件1323件,占比19.16%;外观设计案件4881件,占比70.68%,专利其他案由案件150件,占比2.19%。新收专利案件标的总额达到了18.5亿元。

  另外,全院审结技术秘密纠纷案38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案1件,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2件,计算机软件纠纷案398件。国际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优选地”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共受理各类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纠纷382件。

  2020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全面加强技术类案件保护力度,技术类案件审判工作呈现如下亮点:

  准确认定专利权保护范围,促进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加强重点前沿技术司法保障,因应高质量发展对专利审判提出的新要求,妥善处理了一批涉及移动通讯、AR技术、无人机、生物医药、自动驾驶等科技前沿领域的重大案件。

  积极审慎适用行为保全制度,有效遏制侵权扩大。

  加大侵权惩治力度,切实发挥法律威慑作用。2020年,在多宗发明和实用新型案中顶格确定赔偿数额,并在侵权故意明显、情节严重的案件中,探索根据证据规则超过法定限额支持当事人提出的带有惩罚性因素的赔偿请求。

  健全技术调查官制度,助推技术类案件精细化审理。2020年,该院安排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或顾问参与的知识产权案件共797件,技术调查官出具书面审查意见218份。

  参与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重点产业健康发展。

  多元化解技术类知识产权纠纷,保障科技领域“六稳”“六保”目标。

  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协同推进,打造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黎炽森在会上发布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服务和保障科技创新十大典型案例(2020年度)》。

  此次发布的案例主要为专利纠纷案,其中六件为发明、实用新型技术类专利民事案,一件为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诉前行为保全案,一件为专利行政纠纷案,一件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及买卖合同纠纷案,一件为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

  十件案例中的技术涉及家电、通讯、化工、光伏、人工智能、环保技术和软件开发、植物新品种等领域。这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捷普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所乐太阳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广州所乐机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涉及光伏新能源领域,全额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1000余万元,彰显了该院在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提升中的“头雁效应”,为该行业技术的持续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而四川台沃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清远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则依法保护了育种者的合法育种行为,对推广良种起到了鼓励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体现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服务和保障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实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