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1月26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作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刘晓云说,市高院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一审商事案件22.4万件,同比上升7.6%。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将法院牵头的“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重点指标纳入审判质效评估体系,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在“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球城市第一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审限管理,缩短诉讼周期,提升审判质量,降低当事人诉讼时间和成本。世界银行2020年7月发布的《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经验》报告中指出,中国执行合同领域(上海权重55%)位于“全球最佳实践的前沿”。

  市高院完善破产审判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常态化破产工作府院统一协调机制,与税务、金融监管机构联合推出涉破产行政事务办理30余项措施,积极推进“僵尸企业”清理工作,共审理破产案件792件。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审结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3225件。朝鲜豆满江船舶会社与韩国海运株式会社船舶碰撞后,协议选择上海海事法院管辖并适用中国法律,彰显了上海司法国际公信力,该案入选“全国海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3.7万件,同比上升60.2%,4件案件入选“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审理仿冒“乐高”、“戴森”、欧莱雅公司商标等案件,对被告人依法判处刑罚,让侵犯知识产权者付出沉重代价。法国驻华大使馆致函赞扬市高院“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所采取的行动提升了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信心”。

  刘晓云说,市高院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妥善处置涉金融风险重大案件,发布中英文金融审判白皮书及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上海金融法院首创的大宗股票司法协助执行机制分获“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和“上海法治建设十大优秀案例”。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法审理涉土地流转、农村房屋建设、农业生产等案件,浦东新区法院川沙人民法庭获评“全国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建立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模式,依法审结首例“洋垃圾”进口案以及废油污染案、非法捕杀中华鲟案等各类环境资源案件463件,严惩破坏环境行为。(记者 王佳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