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为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案件中证据存储难、管理难、移送难的问题,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采用3D扫描建模技术和区块链技术,打造出“智能3D证据管理系统”新模式。

知识产权案件,特别是侵犯专利权、商标权案件,有大量实物证据,这些实物证据在进行技术比对之后,往往需要留存在法院,日积月累,大量的证据堆积在证物室,导致证据管理不便、查找不便和处置不便。“智能3D证据管理系统”不仅可有效解决法院物证存储难、管理难、移送难等问题,实现数字化证物在线技术比对,畅通上下级法院电子证物对接流程,也可提高全流程智能化无纸化水平,为保障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智能3D证据管理系统”可在证据保全、司法勘验、案件庭审等阶段即时实现物证的电子扫描、展示及保存,通过三维扫描箱、手持扫描仪、空间扫描仪、无人机等对实物证据进行3D建模,形成高清三维展示模型。

“3D建模技术不仅方便了法官及双方当事人在庭审中查看证物细节,而且方便了二审法院法官对证物的审查比对。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证物,案件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后,法官以往只能查看视频及照片,或者到外地出差,现场查看被诉侵权产品,非常不方便,现在只需在系统中点击就能查看。”青岛知识产权法庭庭长纪晓昕介绍。

青岛中院专门设计了电子证物信息管理流程,切实保障程序正义。首先由法官及助理在钉钉系统申请3D证物扫描和外出保全勘验,审批通过后将涉案证物带到3D扫描室,当事人对证物进行确认并电子签名,建模人员根据法官要求对证物的形状大小及扫描内容进行登记和评估,确认采用的扫描方式并进行现场扫描和数据制作,当事人对扫描结果进行确认,数字化证据上传法院一体化平台,方便法官及当事人扫码查阅电子证物,实物封存并发还当事人保管,实现3D证据随案生成。

此外,“智能3D证据管理系统”采用区块链加密技术,与全省法院“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无缝对接,证物的3D模型、音视频、当事人承诺书及电子签名等信息在进入系统后就不可改动,法官通过办案系统、当事人通过查阅电子卷宗可随时查看3D证据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