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7月22日下午,广东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山法院深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改革迈上新的台阶。市政府副市长欧阳锦全、市中级法院院长廖万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局长高培鹏出席揭牌仪式。
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势在必行
知识产权审判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我国朝着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愈发凸显。
近五年来,全市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1690件,审结20614件。市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马军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知识产权案件呈现三个新变化和新特点:涉及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的案件日渐增加,案件涉及的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及相应的诉讼标的额大幅提高,国内与国外诉讼交织越来越密切。他表示,面对知识产权案件的新领域、新热点、新问题,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势在必行。
今年以来,市中级法院出台《关于为抢抓机遇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等文件,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护航“中山制造”“中山智造”高质量品牌,为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服务保障。可以说,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是市中级法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2151”工作安排,抢抓深中通道、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历史机遇,以更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的又一实践。
据了解,知识产权审判庭成立后不仅有利于全市法院整合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从而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切实保障创新创造创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还有利于全市法院完善案件管辖和审判程序协调机制,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专门化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
以更高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据悉,市中级法院以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为契机,进一步以更高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马军表示,接下来法院将加强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业务培训,提升审判业务素能。不断探索完善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程序集约化的审判体系。强化对基层法院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及时发现“三合一”改革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总结提炼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山经验”;同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工作,通过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宣传知识产权法律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解答高新技术企业广泛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难题,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提升中山市全域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为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院还将与公安、检察机关及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对程序衔接等问题的协调与合作,集中专业力量、优势资源,着眼打造一流的多元化、专业化、法治化、便捷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平台,为共同建立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