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9月4日,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向19位在知识产权学术方面深耕多年、造诣深厚、业界公认的专家学者颁发聘书,进一步提升泉州知识产权审判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国际性,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泉州市多年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新增专利授权量、版权作品登记量连续12年位居福建省首位,有效注册商标72万件,连续3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聘任仪式上,厦门大学教授丁丽瑛、复旦大学教授马忠法、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等19位专家学者受聘成为泉州中院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该委员会将通过专家“智库”凝聚各方智慧,在知识产权司法政策、技术事实查明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出谋划策,推动多元解纷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延伸,共同为市场主体提供多元便捷的维权渠道、专业精细的法律服务和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讲好知识产权审判“泉州故事”。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设立泉州知识产权法庭,泉州成为福建省第三个在地方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的城市。泉州知识产权法庭设立以来,受理知识产权案件3504件,审结3176件,近年来审理的“华为诉三星专利权纠纷案”“安踏诉布鲁克斯商标侵权案”等典型案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果。

“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干警要见贤思齐,通过专家委员的专业理论指导,努力攻坚知识产权审判中的难点问题。”泉州中院院长姚丽青表示,希望专家委员能与泉州法院协同打造知产保护“首善地”、多元解纷“优选地”、院校人才“迸发地”、国际交流“新高地”,推动泉州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外,泉州中院当天还举办专家委员研讨会,丁丽瑛、马忠法等专家学者就《〈反不正当竞争法〉范式下数据要素市场的司法治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主要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等主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吴冠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