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为进一步发挥司法审判对知识产权发展的保障作用,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10月16日下午,北京互联网法院首个法官工作站在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并举行揭牌仪式。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姜颖,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新胜出席仪式并讲话,仪式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瑞罡主持,审管办(研究室)和综合审判一庭的干警代表以及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代表参加。

仪式上,姜颖和潘新胜共同为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法官工作站揭牌。本次法官工作站的设立,一是为了主动融入“五子”联动新发展格局,保障“两区建设”,为“两区”知识产权保护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二是为了满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聚焦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专业审判优势,为知识产权发展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三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北京互联网法院巡回审判机制,在经开区巡回审判庭设立基础上,推动巡回审判机制逐步完善,发挥更大能动作用。

潘新胜表示,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法官工作站的成立是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合力深化诉源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创新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今后,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做好法官工作站相关工作,一是提高站位,成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法官工作站,是推进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的又一重要成果,将打通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协同保护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健全机制,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共同体”,建立常态沟通联络机制、夯实诉调对接机制、打造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深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行政+司法”协同保护效能;三是先行先试,共同探索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数据流通、司法审判、法律监督中的运用,让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惠及更多创新主体,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姜颖表示,成立五年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始终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主动融入首都“五子”联动发展大局,依托管辖集中化、案件类型化、审理专业化的优势,聚焦涉网知识产权案件,以高站位的统筹谋划、高质量的司法裁判、高水平的技术赋能、高标准的协同共治,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下一步,北京互联网法院将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以建设法官工作站为契机,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延伸司法触角,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通过司法裁判为创新主体明晰规则、划清边界,及时总结涉知识产权和数据典型案例,提炼司法裁判规则,拓展法官工作站辐射效应。二是以开展高质量合作共建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能动履职能力,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助力。聚焦创新主体发展需求,做深做实新时代能动司法,开展“订单式”精准普法,向创新主体发送有价值的司法建议,加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司法保护和价值引领,助力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以深化数据领域沟通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贡献应有智慧。进一步加强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行政司法协同,共同探索研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司法审判中的运用,共同探索推进北京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数据产权制度的建立,让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惠及更多创新主体,促进数据安全合规流动、规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