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以创新的方式保护创新,用繁简分流提升审判质效,近期,湖北武汉经开法院推出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快速处理机制,高效便捷回应权利救济与激励创新需求,为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开辟了一条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

传统的知识产权诉讼程序复杂,从立案、审理到判决,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周期,这对于急需维护自身权益、快速投入生产经营的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新的快速处理机制精准聚焦企业痛点,以“无纸化+要素式”为核心大幅简化诉讼流程,缩短办理周期。

某传媒公司发现某网络电商使用的页面海报使用了该公司拍摄的cosplay服装照片,多次协商无果后,传媒公司将该网络电商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损失。

“立案后,我们对案情进行了详细了解,发现该案案情简单、标的额小,符合小额诉讼案件受理范围。”承办法官介绍道。

纳入小额诉讼范围后,该案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线上提交证据,不出七天,即成功排期开庭。庭审现场,承办法官简化庭审程序,制作案件“要素”表,围绕“要素”核对事实,准确锁定争议焦点,并促成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电商删除了侵权链接,并赔偿了经济损失。

“法院的新机制太给力了!我们在面对小额知识产权侵权时,再也不用担心繁琐的诉讼程序会拖垮企业。快速解决纠纷,也能让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在创新发展上,对企业来说是极大的支持。”传媒公司负责人万先生激动地说道。

新机制有效发挥该院在智慧法院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深入融合“一站式”办案,一体推进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网上开庭、庭审录音录像(代替书记员记录)、电子归档等全流程无纸化办公,便捷当事人诉讼。还创新运用“要素式”审判模式,制作案件“要素”表简化庭审程序,探索适用表格式、要素式裁判文书简化文书制作,确保案件快审快结。

自新机制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该院知识产权小额诉讼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仅为16天,较普通知识产权案件提速近3倍,案件自动履行率也显著提高。(黄犇、郑广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