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预警专刊周刊


新闻热搜词

通知公告:

文章标题

7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陶凯元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工作情况。

陶凯元介绍,十年来,人民法院依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纠正张文中案,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一律平等保护,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实招硬招,实质性化解纠纷,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服务“六稳”“六保”。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全国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从2013年的10.1万件增长到2021年的57.7万件,年均增长超过20%。出台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等司法解释,促进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完善司法政策,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守好民生安全底线,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高空抛物等犯罪,及时发布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加强民生司法保障,贯彻实施民法典,深化家事审判改革,近十年依法审结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婚姻家庭等民生案件3600余万件。在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后持续巩固成果,2021年,全国法院执结执行案件864.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94万亿元。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全国法院在线调解纠纷1084万件,2022年1至6月在线调解纠纷577.3万件。我国已建成联动资源最多、在线调解最全、服务对象最广的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实行法官员额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健全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完成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健全人民法院组织体系,审判质效全面提升。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出台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和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意见,科技赋能司法展现广阔前景。

陶凯元表示,十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从2013年1421.7万件上升至2021年3351.6万件,结案标的额达到46.7万亿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记者张赛、杨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各种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产品外观等,都可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分类及概念,建议先行浏览引导篇,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国家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如果您了解知识产权,请直接进入国别环境指南页面。本指南包含权利获取及救济两部分,所涉国家地区及内容逐步完善中。介绍内容仅供参考,以各国家地区主管机构官方解释为准。

请输入所需国家或地区:

快速查询:

美国|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微信订阅号